- 智慧润沃土 科技赋丰年
- 为抢抓农时、护航春耕,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围绕春播作物构建起“优良品种+智能装备+粮经协同+数字服务”的现代化种植技术体系,让传统农业焕发智慧生机,为丰产丰收筑牢科技根基。”智能灌溉,精准水肥输送高效水肥管理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支持下,北京市农技推广站联合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在灌溉施肥上做足“文章”,小流量滴灌技术“走进”大王庄村,据正高级农艺师安顺伟介绍“小流量滴灌带铺设长度可延长至300米,降低了田间支管、阀门数量,有利于农机作业,材料成本可节约38%,田间用工可节省50%。正在田间查看春玉米出苗状况的高级农艺师兰宏亮介绍道,“今年我们在延庆区康庄镇大王庄村选用7个品种开展高产攻关,进一步挖掘玉米产量潜力,同时在全市打造5个优良品种展示田,在关键时期将会组织种植户现场观摩各品种田间长势,提升良种覆盖率。
- 降解地膜绘就“无废田园”新图景
-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创新构建了“三技融合”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和机械化回收三项技术协同推进,实现地膜污染防治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活动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主办,围绕科技赋能生态农业,降解地膜绘就“无废田园”主题,通过技术培训、典型推介、处置观摩的沉浸式培训方式,为5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合作社代表和种植大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色“解决方案”。沉浸式观摩展现技术实效观摩会现场设置了三大特色环节:在技术培训区,技术推广专家们详细讲解了降解地膜的科学原理和应用技巧。
- 北京:四种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 北京市入选的4种“全国特质农品”分别是密云区的“‘密原味’原味一号西红柿”“石匣甘薯”“田园大窝铺赤松茸”和昌平区的“虫乐农庄蟠桃”。今后,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将继续深入挖掘京郊特色农产品品质特征,扩大北京“特质农品”申报数量,为特色农产品生产“新主体”树立“产品品牌”,讲好“特质农品”故事,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北京“土特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让北京特色凭实力“出圈”。密原味原味一号西红柿生产主体:北京密联益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品质特征:番茄红素418-454mg/kg,总糖3.55%-3.61%。
- 怀柔区成功举办品字形玉米播种机技术推广交流现场观摩会
- 近日,怀柔区北房镇小周各庄村成功举办了“品字形玉米播种机技术推广交流现场观摩会”。怀柔区将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把“品字形”播种机及先进适宜怀柔区的农机纳入补贴目录,并结合市级政策对“品字形”播种进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每亩补贴300元,促进“品字形”玉米播种技术的应用提升生产效率。观摩会现场,四台搭载“品字形”播种技术的农机进行了实地作业演示。
- 夏耘生辉 |延庆田园乐土,等你共享夏日清凉
- 驱车1.5小时就能解锁一场「采摘+玩乐+美食+露营」的全能亲子度假——摘一串沁甜葡萄,冲一次丛林魔网,尝一口非遗豆腐宴,枕一夜星空入眠。延庆的田园乐土,正在等你书写专属的夏日清凉故事……
- 软枣猕猴桃:千年野果在守护中悄然复苏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深入研究软枣猕猴桃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提高果品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为果品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
- 在通州区于家务乡举行的北京市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现场,30余种现代化露地蔬菜装备集中亮相,标志着北京市蔬菜生产正在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 北京怀柔: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通过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行种植、加工、包装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实现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双提升”。政策创新:“1+N”品牌体系引领,全链条标准化护航怀柔区构建以“怀柔板栗”为龙头、多品类协同发展的“1+N”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重点培育板栗、红肖梨、蓝莓等核心品牌,同步拓展“小碗梨”等新兴品类。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农村局近日发布更新版《怀柔区特色农产品名录》,全区44项特色品类、86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纳入名录体系,较2023年首次发布时新增19项品类、22个品种,标志着怀柔区以“小特精”农产品为突破口的品牌战略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2025年“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活动正式启动
- 消费季活动期间,将综合北京本地农产品生产销售大数据分析和上市期,选择品类最佳的时令特色产品进行推介,每月推出至少1期、共计12期特色农产品主题活动,如“西瓜季”“樱桃季”“蔬菜季”“番茄季”等,以主题活动引流至专区,带动全品类消费。聚焦“更新鲜、更优质、更安心”的本地农产品特质,在生产端,大力推进以市场信息引导生产结构优化调整,培育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74个“北京优农”品牌、500余家绿色有机农业生产企业,以及一批“安优鲜”蔬菜生产基地。5月16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园林绿化局、商务局联合京东集团组织开展的“京郊如此多娇——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启动仪式在京东总部举行,标志着2025年“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 “北京优农”走进北京SKP 味蕾盛宴即将开启!
- 5月18日上午10:00,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北京SKP,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北京优农’走进北京SKP”特色农产品展销品鉴活动。活动当天,北京SKP和DT51馆内的BHGMarketPlace精品超市将正式开设“北京优农”特色农产品专区,突出“更新鲜、更优质、更安心”主题,常态化展销京郊品牌农产品尖货。口感好,营养丰富,中心含糖量均超12%,香味浓郁,叶黄素、胡萝卜素含量更高,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 京郊自驾游油菜花海
- 围绕朝阳示范园的“芸上梯田”、朝阳一期园的“田北农舍”以及顺义一期园的“晴耕雨读”3个农业空间节点开展农业品种和科技展示工作,主要展示速生小油菜、多彩荞麦、矮生油葵、功能蔬菜及芳香药用植物等特色作物
- 奋战五十天 抓好管理保夏粮丰收
- 当前,北京市小麦已进入挑旗孕穗期,是提升小麦产量的“黄金窗口期”,是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对水分变化极为敏感。不同麦田要做好“对症下药”,对于拔节期水肥管理较早出现旱象的麦田、群体小长势弱的麦田、地力不匀点片黄苗的麦田及土壤偏沙漏水漏肥的麦田,务必尽快做好肥水管理,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亩灌水20~30立方米,促进小穗多结实,增加穗粒数。如灌浆期天气预报有干热风天气发生,可利用圆形喷灌机、地埋式喷灌等装备,提前给麦田快速喷一遍小水,降温增湿,降低干热风危害程度。
- 北京春玉米生产技术培训会侧记
- 以“科学抗旱保春耕,艺机融合促增产”为目标,通过“理论讲解+实地观摩+农机实操”的立体化培训模式,为120余名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送上春耕“科技锦囊”。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张莉指出,高标准整地、高质量播种是实现苗齐苗壮的关键,农机装备升级将为玉米稳产筑牢根基。从抗旱良种到智能农机,从精准农艺到创新模式,现代农业科技的“组合拳”正为京郊春耕注入强劲动能。
- “北京优农”品牌矩阵化溯源直播开启
- 活动的主题为“春播希望,溯源鲜享”,以“北京优农”品牌为引领,全面宣传推广“北京优农”品牌主体及北京市品牌特色农产品,搭建有效的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农产品上行,促进本市品牌农产品电商发展。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主办,北京市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北京邮政各区分公司、北京泗家水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邮政电子商务局承办。此次直播活动重点推介以“北京优农”品牌泗家水香椿为代表的京郊特色“香椿”,主播不仅深入讲解香椿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还邀请雁翅镇副镇长郭章峰、田庄村第一书记李思伟到直播间为观众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泗家水红头香椿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的特产,种植香椿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为宫廷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