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村BA”燃情收官 体育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6月22日,伴随终场哨声在热烈的欢呼中响起,2025年北京市农民篮球比赛(村BA)总决赛在密云奥林匹克公园圆满落幕。本届“村BA”旨在通过体育赛事的链接作用,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未来,北京市将持续完善乡村体育设施网络,积极培育和打造更多富有乡土气息,独具特色且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乡村体育活动,让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北京模式”更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绘就首都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体育动能。
- 三夏“丰”景|新品种“阅兵” 杂交小麦“京麦189”630公斤夺冠
- 今天对顺义区西府村京麦189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亩产达到了630公斤,较去年同一地块杂交小麦亩产水平(588公斤),增长了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孙辉研究员介绍,6月18日—6月19日,京麦189在昌平沙地、大兴复耕复垦地的亩产均超过660公斤。今年北京市通过政策引导,在通州、大兴、平谷、昌平等区复耕复垦地和中低产田推广种植了3.76万亩杂交小麦,同比增长3.5倍。
- “京津冀休闲农业进京行”活动成功举办
- 截至目前,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平谷、昌平6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市级以上美丽休闲乡村116个,其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2个,市级休闲农业星级园区(企业)251家。活动当天,来自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代表通过精彩讲解和节目展演,向观众展示三地特色休闲农业资源,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非遗体验等亮相多个展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2286.5万人次,较2020年增加21.79%。
- 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蔬菜季”正式启动 邀您一起“蔬”写美好!
- 消费者可通过手机京东App搜“北京优农专区”“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北京特色农产品专区”等关键词,或通过政府消费券入口进入活动会场。近年来,北京市为全面提升京郊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水平,出台《北京市健全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北苑路88号”北京优农特色农产品市集、矩阵化产地溯源直播、进社区进商圈等一系列产销对接活动,让更多京郊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市民餐桌,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销售渠道,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双向共赢。6月20日,“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第三期主题活动“蔬菜季”正式启动,精选京郊“安优鲜”蔬菜示范基地直供的系列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一站式购物体验。
- 三夏“丰”景|“三夏”防虫害 保丰收
- 苗期防治粘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等化学药剂,或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发生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等诱杀成虫,选用溴氰菊酯等防治幼虫。“监”、“防”结合,防止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玉米重点做好粘虫、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条赤须盲蝽、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等病虫的监测、调查,及时防治,降低病虫危害风险。
- 三夏“丰”景|顺义:“三夏”生产全面展开 15万亩小麦丰收在即
- 顺义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围绕“三夏”生产需求,精心编制小麦机收安全操作指引、夏季病虫害科学用药指导意见,发布2025年夏播玉米主推技术,成立科技服务保障组。气象专家们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滚动更新预报预测,确保第一时间将最新的天气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户和相关部门,同时顺义区组建了一支由10家农机服务组织为主的应急服务队,为保障粮食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保驾护航,全力夺取“三夏”生产胜利。目前,顺义区“三夏”工作正平稳有序推进,将全力实现夏粮颗粒归仓、秋粮播足管好,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 三夏“丰”景|812.9公斤!北京“四良”种麦刷新小麦高产纪录
- 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45万亩左右,同比增长超过5%,亩穗数49.2万,同比增加2.3万,更令人振奋的是,高产攻关田亩产首次突破800公斤大关,达到812.9公斤,创下北京小麦高产新纪录。良法提质:科技赋能单产提升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北京市梯次开展高产攻关、高产示范和高产带动。据初步测算,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提升约100公斤,为小麦稳产增产筑牢了“耕”基。
- 三夏“丰”景|种养循环闯新路 生态红利铺就富民路
- 麦田日常水肥管理小麦秸秆打捆收获用作牛饲料肉牛养殖智能TMR饲喂机牛粪清扫机清粪作业科技助力种养循环农废变宝“两头甜”在窦店村,农业废弃物可是炙手可热的宝贝。固体粪肥撒施机施肥作业通过种养循环模式,窦店村实现了农业废弃物“零排放”,用实践证明:农业不是“靠天吃饭”的传统产业,而是可以“生态生金”的绿色经济,真正让“生态资本”变成了“富民资产”。下茬青贮玉米专为肉牛“定制”,农机轰鸣中,标准化种植让每一寸土地都迸发活力: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解渴”,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喂粮”,连续14年稳坐北京市小麦高产竞赛“头把交椅”。
- 校地协同创新科技赋能 北京构建粮田有机质提升新模式
- 根据北京市多年监测结果,针对粮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地力提升难等问题,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合作机制,以科技为支撑,以监测为手段,构建起“校地联合、数据驱动、技术攻关”的耕地质量提升新模式,为破解耕地保育难题提供实践范例。纵深推进:闭环管理,实现成果转化新突破建立“监测-诊断-治理-评估”全链条工作机制:每年度开展土壤指标检测,每半年召开校地联席会议,动态调整技术方案。这种以“平台共享+科技创新”驱动耕地质量提升的实践,为北京市耕地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 “北京瓜 顶呱呱”北京市品牌农产品矩阵化溯源直播活动举办
- 近日,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大兴区农业农村局主办,中国邮政北京市分公司承办的“北京瓜顶呱呱”北京市品牌农产品矩阵化溯源直播活动在大兴区北京老宋瓜王采摘园成功举办。正式开播后,“北京优农”主直播间联动16个区邮政分公司直播间同步开播,形成直播矩阵,全方位展示多品种的大兴西瓜及其他优质特色农产品。活动推出老宋瓜王炫彩西瓜盲盒、特色L600吊秧西瓜及多款精选“北京优农”产品等优惠商品,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
- 2025北京春季蔬菜优新品种观摩会开幕: 366个新品种亮相创新评选“三好”辣椒
- 本次观摩会集中展示了366个蔬菜新品种,涵盖番茄、黄瓜、辣椒等11大类,重点推介了特色茄果类蔬菜和芳香类功能蔬菜,并创新性地开展了“三好”辣椒评选活动。此次观摩活动所在地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是北京市农作物新品种首试首种的重要平台,本次呈现的品种亮点纷呈:一是新登记品种集中亮相,包括华青75黄瓜、塞利柿180茄子、骁龙815辣椒等。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2025年春季蔬菜优新品种展示观摩会于6月16日在位于昌平区的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举行。
- 三夏“丰”景|京郊夏玉米高产稳产技术指南
- 规模种植的高产地块推荐采用浅埋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籽粒灌浆期等需肥关键期精准灌溉施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中后期可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多促”作业,通过一次喷施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并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籽粒灌浆。收获可采用机收果穗或机收籽粒两种方式,其中机收籽粒需要玉米籽粒水分降至25%以下,否则易造成籽粒破损率高,影响收获质量和销售。
-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积分存美德 文明树新风
- 柳庄户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共设置了52个评分项,按照“日记录、月通报、季核查、年兑换”的运行机制,引导村民通过积分兑换将文明行为转化为实际收益,以量化积分记录善行义举,以正向激励培育文明乡风,实现村民行为习惯的良性转变。运行几年来,文明积分活动广受村民欢迎,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有力举措。“在做好事攒积分的过程中,村民以实际行动把‘村里事’变成‘家里事’,实现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 三夏“丰”景|京冀农技携手发力 共谱粮食安全新篇
- 依托“田间学校+线上平台”双轨模式,结合行业会议、现场观摩、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精准化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先进技术快速落地与集成模式广泛应用。专家共享共育现代新型农民双方将整合京冀农技专家资源,组建跨区域技术服务团队。围绕周年粮食高效生产目标,持续优化完善“吨半粮”生产技术模式,并着力扩大示范应用规模。
- 三夏“丰”景|2025年北京市三夏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广大生产主体应适时抢收小麦,贴茬抢种夏玉米,加强春玉米、甘薯、花生等春播作物管理;强化在田蔬菜管理,根据市场信息提早做好秋茬生产计划和农资储备,通过品种调整和技术落实提高生产效益。
- “北京优农”走进金融街 京郊美味直达都市餐桌
- 百余种“北京优农”品牌特色优质农产品在西城区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场集中亮相。本次活动以“更新鲜、更优质、更安心”为主题,聚焦提振农产品消费、展示北京农业新形象、让市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提升京郊优质农业品牌影响力。
- 三夏“丰”景|秸秆还田农机出手三夏无忧!
- 北京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和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带来科学方案,做好小麦秸秆还田工作,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为后茬玉米种植打下坚实基础,一举多得。作者:刘京蕊来源:北京市农业机械实验鉴定推广站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让我们充分借助农业机械的力量,科学开展秸秆还田工作,守护好北京的绿水青山,为农业丰收注入强劲动力,共同绘就农业现代化的美好蓝图。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9月11日开幕
- 以“深化区域协同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突出“区域化、国际化、市场化”三个特点,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设置“1+7”会场,举办“1+1+1+10+N”系列活动,旨在深化京津冀农业区域协同发展,挖掘全球优势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北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