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绿色农产品备案基地”标志征集公告
-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绿色农产品整体推进规范化运行与管理,提高北京市绿色农产品市场美誉度和影响力,计划对绿色农产品备案基地实施统一标志管理,现面向社会征集“北京市绿色农产品备案基地”标志设计样稿,欢迎各方积极参与。
- 第三届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 论坛聚焦研判全球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引导农产品国际市场预期提供了重要平台,北大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认识,为促进世界粮食产业健康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北大智慧和力量。
- 北京大兴:机械化技术推广“田间日”助力设施瓜菜生产
- 展示了北京市特色作物创新团队近年来围绕“塑料大棚小型西瓜”这一优势区域特色作物探索形成的机械化集成技术,通过在老宋瓜园全园进行整体机械化推进,有力支撑园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从最初的30%提升到75%以上。”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相关专家介绍。来自全国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特色作物创新团队的有关专家,大兴区、延庆区有关瓜农30余人参加了活动。
- 京津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经验技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 专家组介绍了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及模式,发布了北京市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十大典型技术模式,围绕秸秆直接还田、离田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个利用途径,对北京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市、区各级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北京市秸秆综合利用专家、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企业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农业农村部对北京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北京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支撑、完善制度体系,持续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为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北京经验。
- 北京市:新主体护航京津冀春耕 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再提升
- 这些组织主要利用无人机、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施药器械为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防治服务,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确保了防治效果。随着春耕的号角吹响,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护航春耕的“新质生产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组织的实力,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助力粮食单产提升,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积极响应《京津冀植保工作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植保讲坛”等形式,对京津冀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开展系列培训。
- 春光至,约你“下田间”
- 密云区河南寨镇大田节水喷灌“家家春鸟鸣”时,约你下田间“听”春耕。密云区河南寨镇大田旋耕机、平地机劳作“春风花草香”时,约你下田间感受春耕的气息。此时,北京春意正浓,一幅春耕备耕的壮美画卷正在京郊大地徐徐展开。
- 北京:创新开展种植业绿色农产品整体推进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处和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申报材料、主体目录等进行了严格审核,最终17个乡镇成为第一批试点乡镇。基于北京农业生产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但管理水平较高的实际状况,2022年本市创新开展种植业绿色农产品生产整体推进工作,按照“降规模不降标准”的原则,在创建乡镇区域内全域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通过创建验收的乡镇内,20亩以上、认证规模以下的种植业生产主体通过评估备案为“北京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一年创建,经主体申报、材料初审、现场核查、质量安全评估、市级审核等程序,共有6个区14个乡镇通过市级评估验收,成为首批种植业绿色农产品整体推进乡镇,“飞飞鸿运”等52家企业通过评估,成为北京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备案基地。
- 北京: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 除了小麦外,还确定了2024年玉米新品种推介名录,其中高产稳产品种15个,并建立品种推广专员机制,对种植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市、区两级技术人员和小麦种植主体2000余人参加线上线下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培训和观摩,加强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促进“促控结合、分类施策”春季田间管理措施的落实,防范早春“倒春寒”等灾害发生,促麦苗健壮生长。”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建立了小麦优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组织市级小麦联合攻关单位在京郊建立了一批杂交小麦品种示范田,推动高产抗逆杂交小麦示范应用。
- 北京石景山区打造国际竞争力未来产业集群
- 在3月20日石景山区产业发展促进大会上发布的《中关村石景山园改革提升工作方案》、《石景山区关于推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石景山区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支持办法》等多项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凭借《天龙八部》端游、手游十余年的优异成绩,一直保持在石景山区文创产业乃至全国行业领军的地位。中国网讯(记者常晓姣)近年来,北京市石景山区坚持把推动产业转型作为经济工作的战略支撑,不断以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梯次发展的高精尖产业格局,推动重点产业功能区、高精尖产业和“五子”联动融合发展。
- 北京地区连栋玻璃温室新规范落地 宣贯培训圆满召开
- 正高级农艺师李治国对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并指出,标准有效解决了目前连栋玻璃温室建造的动土量大、用钢量大、成本高、遮光多等诸多问题。此次《DB11/T2147-2023连栋玻璃温室建造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宣贯培训不仅提高了相关从业人员对连栋玻璃温室建造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也为推动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此次宣贯会旨在通过解读和宣传《连栋玻璃温室建造技术规范》标准,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连栋玻璃温室建造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推动北京地区连栋玻璃温室的节本增效,从而促进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发展。
- 北京市开展春耕技术指导工作
- 落实社会化服务指导。为确保北京市春季田间管理及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带领市、区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前往怀柔区开展春耕技术指导。农机技术人员一行前往桥梓镇平义分村现场查看冬小麦返青情况,指导机手适宜机耕,并制定优化机具作业路线,帮助作物打造合理耕层和良好种床,提升耕地地力,强化农机技术支撑,从机械化层面为粮食单产提升保驾护航。
- 北京:万象“耕”新生产忙,集约育苗强保障
- 一是政策扶持,北京市集约化育苗场产能大幅提升,新增千万级育苗场4家,大兴四季阳坤育苗场产能可达亿级。辣椒种苗的培育西瓜苗嫁接进行中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日至3月10日,北京市集约化育苗育苗量1.82亿株,后续还将陆续出圃5000万株,有力保障我市春季蔬菜生产。近几年,集约化育苗产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规范化经营等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
- 北京市举办“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 抓好春管春耕 夯实丰收基础该站紧紧围绕提升机耕机播质量,修订春耕备耕农机作业和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方案,指导各区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服务组织做好重点农时农业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农机技术服务工作。强化农机宣传 打好春耕“安全牌”春耕生产开始在即,为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农机事故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农机手安全意识,确保春耕生产安全推进,该站组织技术人员下沉到京郊各涉农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做好农机优先优惠用油保障服务,针对春季农机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发放《农机用户购机指南》、《农机质量投诉服务卡》、《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告知卡》等资料,并督促合作社认真排查隐患,狠抓安全措施,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科学规范推进春耕备耕工作。畅通线上宣传渠道提升投诉服务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在“北京农机”公众号开设“农机3·15”专栏,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农机鉴定相关政策法规、春耕生产、农机质量投诉服务等内容的宣传,发布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信息及投诉热线,畅通农机消费者投诉维权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进一步提高影响力。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启动2024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 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总体要求,从生产源头、销售流通、消费使用等环节多管齐下,针对种子、农药、肥料等急需农资,扎实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保障春耕生产,维护农民利益,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安全事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抓好农药生产经营环节和使用场景执法,重点检查农药生产、经营主体是否合法。一是抓好种子生产经营环节执法,重点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资质、生产经营档案是否规范。
- 北京大兴区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 一是将“平安农机”示范创建纳入市安办对各区委、区政府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切实压实各区农机安全监管责任。对阶段性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规范布设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阵地,健全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化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安全管理体系。大田植保作业近年来,北京市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为抓手,推进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 北京打好小麦春季管理第一仗
- 农业部门相关专家首先回顾了小麦播种以来的气象条件,并对近期气候进行了预测,基于对去年入冬前至目前小麦苗情的分析,再结合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了春季肥水及病虫草害管理技术。总体来看,当前本市小麦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土壤墒情好,二类及以上麦田占比78%,明显高于去年和常年。墒情好、苗子壮的一类麦田,可采取拔节期一次性肥水管理的模式,返青至起身期不进行肥水管理,防止徒长和倒伏。
- 北京蔬菜智慧植保服务系统v1.1版本上线
- 近期,“北京蔬菜智慧植保服务系统”完成升级,本次升级主要新增了以下3个功能:①临时用户(便于用户快速登录了解系统)②病虫发生动态(便于了解当前发生的不常见病虫害或突发病虫害最新信息)③已知病虫记录(便于技术人员随时在巡棚中记录病虫)等功能,进一步增加了系统使用的便捷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该系统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依托《2022年中央转移支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蔬菜)》项目开发,将蔬菜病虫害智能识别诊断、智能监测预警、智能预防控制3个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度融合,并将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全站的相关职能、多年来的技术储备进行了深入整合,能为北京市所有蔬菜种植户提供:手机拍照智能识别病虫。主要作物全过程病虫防控指导等服务,还能为配备多要素传感器,小型害虫识别诊断等装置的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