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科普|暴雨后,加强鱼病防控技术指导
- 对于水质较瘦的养殖池,使用有机肥增加池水肥度,提高浮游生物量。暴雨后水产养殖环境突变,易引发鱼病暴发和传播。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增加巡塘次数、观察养殖鱼类活动情况、监测水质(溶解氧、pH值等),减少投喂量,多使用增氧机增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雨天半夜开),出现病死鱼情况及时送检,做到科学防控。
- 5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集体亮相 10个高品质品种新鲜出炉
- 7月28日至8月1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2025年鲜食玉米全国优新品种展示观摩周”在位于昌平区的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成功举办。此次观摩周于7月30日特别安排了集中观摩和品鉴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种植主体共同参与。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作为北京市农作物新品种首试首种的重要平台,在此次观摩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智”护秋粮 智能工具赋能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
- 观摩会现场,市植保站技术人员为与会代表详细分享了迁飞性害虫观测基地的主要做法与经验,讲解了昆虫雷达、高空探照灯等设备安装选址注意事项,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昆虫雷达运转情况和简易型分时段高空探照灯、诱虫生态网室等诱测手段及智能型高空测报灯、番茄潜叶蛾智能自动监测性诱捕器等新型智能工具的应用场景,围绕监测工作与工作相关经验进行详细研讨,共同寻找进一步提升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工作水平的答案。实地观摩,分享做法与经验为加强迁飞性害虫监测,早在2016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就联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延庆区植物保护站、绿富隆农业科技公司等科研、推广和生产单位,在北京延庆打造了一处长期定位野外观测站,配备了先进的双模式昆虫雷达,并探索自行研制简易型分时段高空探照灯、诱虫生态网室等生态学研究手段,建立了一套害虫诱集、处理、分拣、记录的工作流程。为加强秋粮病虫害特别是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和风险预警,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近日,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在北京延庆举办京津冀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技术交流观摩培训会,采用线下与线上同步进行链条化观摩、实景化展示、实战化培训等,全方位介绍北京市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工作的主要做法与经验,促进三地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共同提升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工作水平,坚守粮食安全,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 三农科普|玉米汛期主要灾害之风灾应对
- 拔节前倒伏,由于茎节尚未伸长,植株能自行恢复直立。但大喇叭口期之后遇强风雨倒伏,植株难以恢复直立,减产加重。拔节期前后适当中耕、控水蹲苗可促进根系下扎和控制基部节间伸长,增强后期抗倒能力。
- 三农科普|秋粮受灾别慌张“翻盘”指南来了
- 分类灾后恢复,促进作物生长(一)玉米一是及时补充追肥。倒伏严重地块,可适当修剪部分叶片,减少蒸腾消耗,促进植株恢复直立生长。接荚鼓粒期的地块,可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5%尿素溶液,同时加施氨基酸叶面肥+钼酸铵溶液,增强根瘤活性,防止早衰,提产增质。
- 三农科普|暴雨后 畜牧养殖如何恢复生产
- 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提升畜禽机体抵抗力一是保证饲料质量,提高营养水平灾后要尽快清理饲料库,仔细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要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处理,确保饲料质量安全。三是调整畜禽养殖策略,加强日常管理根据圈舍的实际情况和畜禽的生长阶段,在暴雨过后合理降低饲养密度,增加巡查次数,对于幼畜、幼禽,可适当增加饲养空间,对受灾较重、体质较弱的畜禽,可在圈舍地面铺设干燥的垫料,如稻草、木屑等,为畜禽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进行分群管理和投喂,加强营养,做好防暑降温,有利于快速恢复体力。加强水源消毒,清洗消毒饮水设施,为畜禽提供清洁饮水关注灾后水源地、饮水井和饮水管线的卫生状况。
- 三农科普|积极应对减损失 科学筹划度汛期
- 露地菜田中耕排水,培土防倒伏对于淹水土地,可在垄间挖深度达30-40厘米深沟,在土表稍干后及时中耕,改善土壤通透性。综合管理,保障作物长势加强通风,特别是以对流形式通风,及时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配合中耕培土,散失掉土壤的饱和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保持作物根系良好的生长环境。排水沟渠多措并举降低水灾影响改种补种,尽快恢复生产对于洪灾严重造成绝收的地块,抢时间做好改种补种的工作,对于八月上旬前后排水完成的地块,可种植胡萝卜、大萝卜、白菜等适应性强的蔬菜。
- 三农科普|暴雨过后别慌!四招恢复种植业生产
- 玉米等植株倒伏严重或茎秆折断无法恢复的地块,适时抢收秸秆作青贮饲料,因地制宜改种荞麦、萝卜、白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发病田可选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咯菌腈·嘧菌酯等登记药剂尽快施药防治。积水严重地块尽快抽排积水,防止长时间积水造成植株烂根。
- 三农科普|心间常记顺口溜 大豆花生保丰收
- 目前花生正值结荚期,生产重点关注二种地下害虫、二种食叶害虫和二种病害。网斑病 褐斑病棉铃虫 甜菜夜蛾小贴士●大豆:目前正值大豆开花结荚期,需重点关注点蜂缘蝽为害。豆蚜 大豆病毒病棉铃虫 斜纹夜蛾银纹夜蛾 甜菜夜蛾点蜂缘蝽 风叶型诱捕器(点蜂缘蝽)大豆细菌性叶斑病花生花生种植防病虫,四虫两病记心中。
- 三农科普|多措并举保障蔬菜生产安全度汛
- 雨后晴天遮阳雨后开风口排湿露地蔬菜生产防灾减灾技术露地蔬菜生产即将开始大面积播种与定植,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及灾后生产恢复。设施蔬菜生产防灾减灾技术1、防范强降雨及冰雹为害。七是做好灾后恢复生产,育苗苗盘雨淹后喷淋清水,生产地块积水排净后,择时松土或大行间翻土,及时清理受损植株,喷施广谱性杀菌剂(含秧苗)以防病害滋生。
- 三农科普|蔬菜“生病”怎么办?超全防控攻略来了
- 防治霜霉病和疫病等卵菌病害可选用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角斑病、软腐病、黑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8%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可兼防霜霉病)、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枯萎病、茎基腐、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可选用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0.6%咯菌腈·嘧菌酯颗粒剂等药剂。
- 三农科普|强降雨后谷子、甘薯涝害应对农情提示
- 近期,北京市多区遭遇强降雨,对处于关键生长阶段的谷子和甘薯产生较大影响。强降雨后,谷子田间易出现积水,植株倒伏风险增加,同时高温高湿环境利于谷锈病、谷瘟病等病害滋生蔓延。甘薯方面,受涝后茎叶可能徒长,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薯块膨大,且易发生根腐病、黑斑病等病害。
- 三农科普|汛期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2025版)发布
- 大量雨水进入池塘,直接造成池塘水温下降,使养殖品种产生应激反应。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池塘堤坝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由于突然的大量降雨,会导致很多池塘出现水浑问题,池底耗氧增加,水体溶氧下降,池塘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加速释放,各种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养殖动物产生较强应激,摄食下降。
- 三农科普|汛期必知!动物防疫核心要点
- 汛期防疫无小事,牢记“疫苗+消毒+无害化处理”三大要点,就能让畜禽平安度汛。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这样“安全收尾”病死动物是病菌的“重要传染源”,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大面积疫情,必须严格遵循《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操作。二次消毒:处理场地和工具用2%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防止病菌残留。
- 三农科普|科学养鱼度盛夏:高温季节鱼类健康管理全攻略
- 本文将从水质管理、科学投喂、疾病防控、环境优化和应急处理五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高温季节养鱼的关键注意事项,助您的水中伙伴安然度夏。通过本文介绍的水质管理五要素(监测、增氧、换水、益生菌、缓冲)、科学投喂四原则(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疾病防控三防线(预防、检疫、治疗)、环境优化双策略(物理降温、生态调节)以及应急处理四步骤(识别、行动、记录、复盘),您已掌握让鱼儿安然度夏的“金钥匙”。池塘每周换水1/5-1/3,鱼缸每周换水1/4-1/3,注意新水需经曝气处理且温差不超过2℃。
- 三农科普|加州鲈的“避暑山庄”:夏日养鲈防中暑指南
- 加州鲈的夏日生存法则就是:水质清爽(增氧+换水+益生菌)科学投喂(少吃多餐+护肝保健品)疾病预防(定期消毒+早发现早治疗)极端天气应对(提前准备+快速反应)如果你的鲈鱼现在正“躺平”拒食,别慌。第二章:水质管理——给鱼儿装个“空调房”想让加州鲈舒服过夏,水质是关键。第三章:科学投喂——“少吃多餐”夏天加州鲈的胃口变差,如果猛喂,只会让它们的肝脏“罢工”。
- 三农科普|玉米汛期主要灾害之涝害应对
- 如降雨大、持续时间长,可能对土壤养分造成淋洗损失,未受涝地块也应在雨后适当追肥,补充土壤中养分,促进植株生长。结合中耕做好追肥,及时足量追施速效氮肥,可亩追施10~15公斤尿素,促进根系和叶片快速恢复生长。加强田间管理,以水促肥,养根护叶,防治病虫害,促进受涝玉米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