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节气京郊之美 秋分|燕将明日去 秋向此时分
-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至,既浓郁了秋意,又平分了昼夜。秋分过后,夜渐长日渐短,农田果园里稻熟果香,农民们的笑颜倒映在丰收的汗水里,一派喜庆繁忙。
- 24节气京郊之美 白露|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
- 提到白露,大家一定听过《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节气,此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是秋季闷热与凉爽的转折点,老话讲“一场秋雨一场寒”便是形容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而对于农民来说,白露也意味着格外地忙碌,他们要抢抓农时,收割稻谷,也要开展秋冬蔬菜种植管理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
- 北京籽种 国际范儿
- 其中“京麦系列”“京科糯2000”“京红1号”“沃德188”等“京字号”品种,不仅持续领跑全国,也成为本市自主培育品种走出国门的“排头兵”——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图杂交小麦跨国扎根1992年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相关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小麦光温敏不育种质,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在国际杂交小麦领域面临的重要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中实现了新突破。此后,“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试种成功,JM6-3率先在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审定,成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上审定的第一个杂交小麦品种,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年起,北京聚盛源养殖场每年向越南出口鲟鱼苗2000万-3000万尾,“京字号”品种打开了新的国际市场,未来将在水产领域持续焕发光彩。
- 立秋赏鱼正当时 “金鱼帝王”添兴致
- 王字虎头金鱼高耸的头瘤如王冠一般,彰显身份尊贵。偶尔,王字虎头金鱼也露出憨态可掬的一面,胖墩墩的样子,大大的眼睛真可谓虎头虎脑、虎目圆睁。王字虎头金鱼作为北京金鱼的代表品种之一,属蛋种金鱼虎头类精品。
- 节气京郊之美|蝉鸣鸟叫万物生 一枕新凉一扇风
-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平谷小桃农胡小飞摄延庆沈家营冷凉气候下种植的西瓜八月份上市董建利摄为桃脱衣杨先灿摄“抓地”市民在顺义前鲁体验水稻人工除草赵启娴摄幸福象花儿一样,七孔桥花海武辉摄延庆张山营果园地里栽小葱赵粤来摄霞云岭立秋日出张永顺摄荷言荷语梦幻之境李宗印摄丰台右安门街道首届民俗文化周暨中顶庙民俗文化节张保旗摄辛勤育新苗覃世明摄群鹅起舞孙善明摄夏日即将落幕乔健摄菜篮在手雨天也快赵华摄忆莲周明星摄玉渡山清凉谷张博摄朝阳区南十里居昨日今朝汪文南摄绿色怀抱,门头沟妙峰山镇马生良摄金山银山十三陵水库郑文玲摄怀柔慕田峪夜长城卜向东摄平谷农田刘杨洋摄北京美丽乡村网供稿。立秋之后,大地万物渐熟结实,开始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 竹荪落户北京城 技术“点亮”发展路
- 林下竹荪栽培图片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技术相对稳定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在密云、顺义、大兴等区建立示范点,开展林下竹荪生态种植模式示范。发展“林下竹荪仿生栽培技术”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将树枝、木屑、稻壳、稻草、玉米芯等粉碎后作为菌类的基料废物利用,出菇后的竹荪培养料能为林地提供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林地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形成“菌林共育”的生态模式,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的新兴产业模式。自2015年开始,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北京市菌类创新团队着手引进竹荪栽培,相继开展了品种比较、培养料优化、栽培设施及模式筛选,通过试验,集成了“林下竹荪仿生栽培技术”模式。
- 小暑觅清凉 京郊来休闲
- 环视京郊大地,像生态农场和美丽休闲乡村这样的发展新模式、农旅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普与体验融合,城市与乡村“牵手”,加速着首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铺展了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是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以科技感出圈的生态农场,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里有着无土栽培种植、蔬菜立体栽培、设施果树等多种现代生态农业场景。
- 节气探农事 | 高温天气夏玉米除草这样做
- 考虑到当前田间杂草草龄差异较大,为保证整体的防除效果,实际施药时应采用所购除草剂推荐的高剂量。防治药剂为同时达到灭杀和封杀的效果,夏玉米田茎叶除草可采用以下三种药剂配伍。夏玉米田杂草大小苗同田夏玉米茎叶除草选用具有灭杀和封闭效果的药剂配合,即防除已出苗的杂草,同时对未出苗的杂草起到一定的封杀作用。
- 节气探农事 | 高温催生甜菜夜蛾 夏玉米苗期早注意
- 甜菜夜蛾(左:成虫,右:幼虫)二、为害特点1~2龄幼虫聚集在玉米心叶或叶背卵块处为害,啃食叶肉,留下白色的表皮,形成“天窗”。与往年相比,甜菜夜蛾幼虫始见期明显提前,发生较为普遍,部分田块为害程度明显较大。甜菜夜蛾为害玉米状三、发生规律甜菜夜蛾在北京1年发生4~5代,喜高温干旱。
- 夏至日光盛 赏鱼鹅头红
- 曾一度濒临消失,经十年的品种保育和提纯复壮,种群慢慢恢复,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宫廷金鱼保护品种,在两家保种场薪火传递。鹅头红金鱼,是北京金鱼传统品种之一,属蛋种金鱼,头型变异为鹅头型。(作者: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美丽乡村网供稿)。
-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打造“红廉”文化新体验
-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增设红色电影放映厅、红色图书馆、红色廉政教育展厅三处“红廉”文化设施,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全力打造新时代红色纪念馆。红色电影放映厅增强体验游客观看《地道战》电影10时,记者走进红色电影放映厅,红色经典电影《地道战》已开始放映,不少游客聚精会神地观看。“红廉”文化设施均位于纪念馆地道遗址参观区,游客游览完地道后即可到达这三个区域。
- “忙”有所获“种”有所得
- 河湖相连的北京水系里,又多了不少撒欢儿的小鱼,新一批增殖放流的鱼苗陆续入水,喧嚣了粼粼碧波……一年一度,独属于芒种的繁忙风景和丰收味道,又逐渐充盈京郊大地——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供图/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丰收在望麦管忙芒种一到,顺义区木林镇前王各庄村李荣强管理的千亩麦田就到了灌浆中后期,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来摇去,再过十多天,就能装满了粮仓。在京西稻文化价值被深入挖掘的同时,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也加强科技赋能,为京西稻作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栽下秧苗待稻香麦田忙丰收,稻田赶插秧。
- 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 描绘美好生活新画卷——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
- 文明乡风让村民日子美起来河北村举行“孝老爱亲好榜样”颁奖活动。生态宜居环境美、业兴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南彩镇河北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将继续擦亮文明乡村的“面子”,做实文明乡村的“里子”,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生活新画卷。特色产业让村民口袋富起来学生到河北村民俗园学习体验农耕文明。
- 共筑文明风尚 共建美好家园——顺义区赵全营镇西水泉村
- 西水泉村以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为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施划停车位,种植花草树木,整修街心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等……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为有效利用农耕地,西水泉村在村两委带领下,通过土地流转,将分配到村民手里的土地集中起来,再由村集体统一出租给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北京顺杰种植园等企业,从事苗木花卉种植,既提高了土地经营生产经济效益、美化了村庄环境,也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作为全国文明村,顺义区赵全营镇西水泉村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将改善人居环境、文明创建及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