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多靶标速检测技术”为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赋能加速

发布时间:2025-08-08 13:45: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樊潇宇 马啸 郭阳 赵源 | 责任编辑:王静

近日,为全面提升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与监管水平,推动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基于试纸和移动终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快速检测”技术在北京市的广泛应用,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依托北京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项目《适配北京地产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多靶标智能快检技术集成与示范》,成功组织召开了“全市多靶标速测技术应用推进培训会”。此次培训会吸引了全市各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站、乡镇监管技术人员、11家重点示范应用基地技术人员及其他生产主体共223名代表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学习。

会议聚焦前沿技术应用与标准落地,取得了扎实成效。会上,中国农科院专家曹振详细讲授了AI智能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深入剖析了该技术在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核心优势,为智能化监管提供清晰的实施路径。曹振专家的讲解,不仅深化了与会人员对智能技术的认知,更为后续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强化装备实操能力,会议现场展示了“多靶标一体化快检卡”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了细致指导。这一环节有效提升农业监管单位对农残速测前沿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水平,为实际操作中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会议还着重明晰了风险防控的重点。市农安中心专家主持解读了“2025年北京市重点农产品风险清单”,并配套演示了自行研发的智能化查询与判定系统。这一系统为提升农残监管与检测结果判定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增强了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筑牢标准执行根基方面,市农安中心专家详细解读了最新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及“禁限用农药名录与残留限量标准”。这一解读统一了农药使用监管尺度与技术判定依据,有效强化了标准的执行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过本次培训,北京市基本实现了涉农主体技术的全覆盖,显著提升了相关单位对多靶标速测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能力。下一步,市农安中心将持续推动前沿速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试验示范,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信息共享平台。

作者:樊潇宇 马啸 郭阳 赵源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