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施新工程

科技赋能节水增产 机制创新提质增效:北京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发力

发布时间:2025-04-21 15:49: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近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在顺义区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培训会。通过“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形式,全面展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灌溉等创新实践,通过典型示范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更好地服务于粮食蔬菜生产提质增效。

科技赋能节水增产 打造智慧农田标杆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省力和增产增收。一是节水效果突出。小麦玉米轮作田亩均用水量从300立方米以上降至200立方米以内,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二是节肥优势明显。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可将肥料精准输送至作物根部,较传统撒施方式节肥30%以上。三是实现省工省力。配套节水灌溉后能够实现从种到收的全面机械化,比传统老百姓拖着水管漫灌要省2个工以上。四是增产增收显著。通过营造适宜的水肥环境,作物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以上,年亩均效益提升300余元。

在顺义区木林镇大韩庄村高标项目区内,市耕保中心技术人员实地开展田、土、水、路建设关键工序教学,重点讲解了井房、闸阀井、管槽开挖、镇墩、给水栓、排水沟、砂石路、混凝土道路、隐蔽工程等重点工程的质量管控要点,现场演示质量检查方法,采用“看、摸、敲、照”、“靠、量、吊、套”等检查手段,结合尺寸测量和强度仪器检测,全面提升参训人员质量把控能力。

全流程质量管控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按照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建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管护”全过程管控机制。一是优化勘察设计。以实地勘测为基础,广泛征求农民意见,通过立项调查、方案讨论等确保设计科学合理;二是建立“三查”质量监管机制。严查施工监理人员资质,细查工程质量,深查监理履职情况,实现全程可追溯;三是形成“三位一体”监督网络。全面公示项目信息,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落实农民监督员制度,畅通举报热线和“随手拍”平台,运用无人机等技术强化监管,联合纪监、财政等部门开展督查;四是建立通报机制,对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对发现的典型问题适时进行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结合农业生产茬口,今年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在各区稳步有序铺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将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管护”全链条关口,落实全过程监管要求,全力保障农田设施高效运行,开展“回头看”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好、管好、用好”,真正把高标准农田“一平两通三提升”的标准落到实处,为粮食蔬菜稳产丰产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