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创新指数连续六年稳步增长 种业振兴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发布时间:2025-11-21 17:18: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中国网讯 11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农学会年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会上《2025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发布。
报告结果显示,我国涉农企业创新指数连续六年稳步增长,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巩固。2019-2024年涉农企业创新指数从46.85提高到50.31(满分100),增长幅度为7.39%。涉农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继续巩固,增速明显加快。

报告显示,涉农企业创新投入能力稳步增长,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中,但整体上创新要素投入不足,且增速慢,与全行业上市企业平均水平差距逐渐扩大。
报告指出,涉农企业创新环境持续向好,但政策支持力度还需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得分从2019年的38.52提高到2024年的47.70,逐年提升,但政策支持力度还需提升,“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主营业务收入”(0.43%)仅为全行业上市企业平均水平(0.94%)的46.04%。
报告指出,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
报告显示,涉农领域科技企业阵型建设尚不完备。2024年涉农企业创新指数得分集中分布在40~60(260家,占比62.95%),在70分以上仅10家,涉农领域科技企业阵型梯度建设尚不完备。
报告提出,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种业振兴行动”取得积极进展。2021-2024年,种业企业创新指数得分由56.92增加到59.05,增长了3.75%;平均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由0.78亿元增加到1.68亿元,增长了1.16倍,“创新投入能力”(65.35)得分在所有子行业中排名第一。
报告提出,中央国有涉农企业科技创新头雁效应进一步凸显。2024年中央国有涉农企业创新指数56.28,稳居第一。民营上市涉农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创新指数得分(50.10),相比2023年(48.71),增长了2.85%,排名第三。
报告建议,强化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加快落实农业科技阵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二是持续鼓励涉农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三是统筹推进适配涉农企业人才需求的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四是强化以涉农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机制建设。引导涉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一批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以涉农科技领军企业为辐射点,打造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据介绍,《2025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以中国上市涉农企业为评价对象,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层面的中国涉农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信息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企业专利数据,对我国上市涉农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及变化进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