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共话·探秘内蒙古|以青春之火 点亮北疆魅力
发布时间:2025-10-20 17:15: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常晓姣(中国网讯)为落实国家文化战略与青年发展规划,“青春共话·探秘内蒙古”全国百名青年网络大V北疆文化交流活动于2025年10月14日至17日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开展。此次活动以“文化传承、青年赋能、区域协同”为主线,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把青春活力与草原魅力紧紧相连。

当青春创意遇上北疆文脉,一场双向奔赴的传承盛宴在内蒙古的秋日里激情上演。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及内蒙古本地的青年网络大V,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先后走进内蒙古博物院新址、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敕勒川草原、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以及位于包头市的“石榴花开”主题园、包钢以及北方兵器城,沉浸式感受北疆大地的“科技范儿”“国际范儿”与生态魅力,见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现有藏品20.9万件/套,其中有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达1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645件套,该院以“草原文化”为主题贯穿陈列展览,已成为宣传展示北疆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是内蒙古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在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内,智能馆员“蒙小博”热情接待着来访客人,20米长的“魔屏”循环呈现着文物知识图谱与数字互动内容,轻触屏幕即可查看文物“身份”……馆内展出的鹰顶金冠饰、黄绿釉鹦鹉形提梁壶、小宋自造钧窑香炉等“网红”文物以及衍生出的文创,不仅极具特色还非常有内蒙古风情。数字化的观展方式及博物馆系列的文化衍生品,让内蒙古博物院完成了从“静态陈列”到“鲜活叙事”的完美蜕变。
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
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开馆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场大型展览和主题活动,正逐渐成为呼和浩特市文化新地标。目前,在艺术馆内,能看见大批以北疆风情画卷为创作灵感的作品,雕塑家们以塑刀为笔,深度礼赞草原丝路的传奇故事,让人们领略北疆文化与雕塑艺术的融合之美。
如今,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不仅是艺术品的展示空间,更是城市精神的生长点,与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美术馆形成文化聚集区域。雕塑艺术馆颇具创意的建筑以及不远处复古的青城奶站,让游客来打卡的同时,能轻松打开瞭望艺术前沿的“窗口”,还能尝到属于乳都的独特风味。
敕勒川草原
敕勒川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首批、首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也是距离呼和浩特市区最近的草原。如今,这里经过生态修复与建设,不仅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意境,还同步构建起“草原+”业态创新模式,形成了“春夏游草原、秋冬享运动”的互补格局,周边村庄也建设发展了“生态采摘+民宿体验”的新业态。
文化赋能为草原注入了深厚的灵魂底蕴。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带来的实景演出,巧妙融合了呼麦、长调、民族歌舞等非遗元素,让古老文化在敕勒川草原中焕发新的生机。
这些都是新时代北疆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案例,一首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草原史诗在敕勒川草原唱响。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以乳业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创新研发、文旅休闲等六大功能区的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全球乳业资源整合的策源地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典范。百名网络大V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实地探访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智慧路径,将北疆乳业的科技实力、生态理念与文化魅力通过网络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中的产业力量与文化底蕴。
包钢科技商务交流中心
包钢科技商务交流中心是包钢成立70周年的标志性项目,总建筑面积8286平方米,中心集展陈与交流功能于一体,采用前沿展陈技术,全景展现包钢7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珍贵历史瞬间,以及在钢铁和稀土领域的辉煌成就。作为包头市最具代表性的工业旅游项目,在这里能领略到独特的钢铁魅力,是工业旅游迷和科技博主必冲的“国之重器”打卡点。
北方兵器城
北方兵器城位于包头市青山区兵工路,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筹建的以军事为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由东区、中区组成,主要分装甲类陈列区、飞机陈列区等六部分,陈列着陆、海、空各类代表性武器装备40余件,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这里不仅能了解国防知识,感受军工文化,还能坐59式坦克体验“硬核兜风”,是军事爱好者的必打卡地。
“石榴花开”主题园
“石榴花开”主题园是包头的文化新地标,这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主题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始终。这里不仅是树木成荫的城市公园,在核心展区“三千孤儿入内蒙”主题展馆里,还藏着326幅珍贵图片、268件实物展品与7组数字多媒体展项,生动再现了那段跨越地域的人间大爱。
话剧《蒙藏学校》
在包头的行程中,青年大V们还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该话剧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一批蒙古族、藏族青年在党的引领下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成长历程。话剧依托包头文艺力量生动讲述了内蒙古红色故事,推动北疆文化建设和新时代包头文化高地建设具象化,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让跨越百年的理想信念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办。在为期三日的行程中,青年大V们用镜头定格北疆魅力,以青年之声传团结之情,一幅科技与历史交融、本土与国际对话、生态与旅游共生的图景徐徐展开。这场文化之旅不仅向外界展现了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无限活力,也为北疆文化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生命力。
(常晓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