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赋能乡村

秋实累累|房山乡野寻踪·红韵乡居之旅 探寻背篓精神,醉美红叶山谷

发布时间:2025-10-06 10:1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当秋风拂过,房山区的坡峰岭便被染上了秋日最浓烈的色彩,作为京西赏秋顶流,坡峰岭20万株黄栌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漫山红透与山间步道交织。连绵的群山,静谧的古刹静卧其间,飞檐一角悄然探出,勾勒出“红叶映古刹”的独有禅意。

这条精心规划的旅游线路,以云居寺为起点,它串联起黄山店非遗文化体验馆、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房山红色背篓教育基地、黄山店民宿聚落、童话森林景区,最终抵达四季皆美的坡峰岭景区,全程约30公里。

第一站:云居寺——千年梵音,红叶与禅意交织的古刹情怀

千年古刹云居寺,始建于隋代,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是中国重要的佛教石刻经藏地之一,珍藏着1.4万块石经,每一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石经山的巍峨与雷音洞的神秘相互映衬,自然与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秋日,山林环绕,红叶似火,映山的暖阳,恰似时光流淌,有了一种穿越千年的厚重与静美。

第二站:黄山店非遗文化体验馆——指尖上的匠心,连接古老与现代的桥梁

位于黄山店村的1500㎡非遗文化空间,活化了12项房山非遗,木作的精巧、扎染的绚丽、农具的古朴……每一项都散发着乡村手工艺的独特魅力。馆内通过精心的陈设与互动装置,生动地还原了乡村手工艺场景,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乡村生活的一扇窗口,也为乡村文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传播路径,让更多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


第三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人类起源的文明回响,国际视野的科普地标

作为世界著名的古人类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不仅保留了古生物与早期人类生活的珍贵遗迹,更成为公众认知“北京起源”的重要文化地标。遗址公园内,考古研究的严谨、科普展示的生动与景观保护的和谐融为一体,是房山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农文旅资源之一。2023年新增升级的全息考古展厅,更是吸引了年超千人的国际学者前来参观,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让更多人在这里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

第四站:房山红色背篓教育基地——信仰的重量,背篓里的家国情怀

“红色背篓精神”源于山区群众的往昔故事,承载着信仰与坚韧的力量。今日的教育基地,融合了展馆的庄重、广场的开阔与村史空间的温情,通过实景还原60年代党员王砚香背篓送货的事迹,让那段物资艰难输送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这里成为青少年教育与红色研学的重要场地,也是“乡村记忆+时代精神”融合表达的示范平台。


第五站:黄山店民宿聚落——乡愁中的诗意栖居,温暖心灵的“家”

“姥姥家”“桃叶谷”“黄栌花开”……黄山店打造的一系列风格多元的精品民宿集群,它们巧妙地结合山地资源与院落肌理,营造出一处处亲切自然、富有乡愁美学的居住体验区。小院里的宁静、书屋里的书香、咖啡空间的惬意,都让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第六站:童话森林景区——矿坑的涅槃,自然的馈赠与欢乐的摇篮

景区坐落于黄山店南部山坡,这里曾经是矿坑,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亲子自然课堂。良好的自然植被与户外步道环境,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无动力设施与水利科普的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知识。这里既是亲子出游的欢乐生态课堂,也是城市居民放松身心、享受山林康养的理想之所。


第七站:坡峰岭景区——秋日的华章,四季皆宜的生态画卷





作为“京西最美赏秋地”之一,坡峰岭以漫山红叶闻名遐迩,是华北最大的黄栌观景区,拥有20万株黄栌。即使在非红叶季节,这里依然游人如织。近年来,景区结合“红色背篓”文化主题,建设了便民餐饮、研学基地与山野步道,形成了四季常开的乡村旅游生态系统,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