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可漫步 山水可阅读 田园可疗愈——北京市政协建言激活农村市场消费
发布时间:2025-09-28 10:22: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日前,北京市政协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召开专题协商会。本次会议关注农村市场消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研讨扩大农村市场消费的实施路径与政策举措,共同为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汇智聚力。北京市政协农业农村委负责同志代表课题组介绍前期调研情况时提出,当前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不够充分。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问题,在满足公众健康疗愈、时尚体验、数字消费等方面供给不足,抑制了市场消费增长。消费供给同质化与低价竞争并存,特色产品和服务缺乏,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还需发力,个性化、现象级的爆款IP活动缺乏,农村文化休闲场所延伸消费场景较少。调研中委员们形成共识并建议,充分发挥北京乡村“好山好水好近好美”的优势,拓展消费场景,创新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打造“京郊可漫步、山水可阅读、田园可疗愈”的多元消费场景,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以多元场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委员们建议,依托北京资源禀赋优势,摸清市场消费需求动向,促进资源与市场更精准对接,培育首发经济、山水休闲、花卉园艺、农事体验、夜间经济、演艺赛事等多元消费场景,实现“田园烟火”和“诗意远方”的完美融合。激活“首发经济”消费场景。用好乡村自然、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鼓励商业运营主体在京郊举办民俗文化、乡村时尚、非遗技艺、电商直播等“首秀”“首展”活动,在文旅、娱乐、时尚、休闲等多个维度上引领消费潮流。打造山水休闲消费场景。充分发挥北京乡村“好山好水好近好美”的优势,加快健身步道、生态绿道、景观廊道建设,培育提升徒步骑行、自驾露营、户外拓展、美食村咖等消费场景,让游客体验“乡土情、慢生活、特惬意”的乐趣。培育花卉园艺消费场景。发挥农村地区空间广阔、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种植、盆景园艺、花艺文创等产业,形成多元融合的花卉园艺经济生态,以花卉园艺新消费促进绿化彩化美化生态空间建设,让“花园城市”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开发农事体验消费场景。顺应市民渴望回归田园乡野、沉浸式感受质朴农耕生活的热切向往,开展研学实践、果蔬采摘、春耕秋收等形式多样的农事体验项目。拓展夜间经济消费场景。打造一批“乡村不夜谷”,上线乡村夜间消费地图,完善夜间消费配套设施和服务,培育“星光市集”“月下露营”“水上夜游”“荷塘夜钓”等沉浸式、互动式的夜间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供给,推动“夜经济”创新发展。搭建演艺赛事消费场景。充分发挥“双奥之城”场馆场地优势,引入国内外知名音乐节、艺术节、体育赛事,促进演艺赛事对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旅游等相关消费带动作用,挖掘演艺赛事衍生品市场潜力。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吴宜夏建议,立足京郊作为首都生态屏障、文化根脉承载地的独特定位,以“民宿 +”“绿道 +”“沟域 +”“景区 +”为纽带,把零散的自然禀赋、文化遗产、乡村景观编织成有机整体,打造一批“住得好、玩得爽、花得值、记得住”的京郊优质微度假目的地,让“快抵达”与“慢体验”无缝衔接,让线性空间成为高品质度假体验纽带。
以美学经济促进消费品质升级
委员们建议,构建具有美学品味的合意乡村,以美学理念激活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用艺术之力串联传统村落和现代生活,打造独特的乡村美学空间,给市民带来沉浸式的身心疗愈。用好首都丰富的美学艺术资源,以“演艺之都”建设为契机,开展“百名艺术家进百村”行动,按需建设演艺空间等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画家村、舞蹈村、话剧村,以美学拉动市场消费。编制乡村建设美学导则,邀请设计师、艺术家参与乡村美学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提高乡村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文化附加值和美学辨识度。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发展中心主任范宏建议,以“三大文化带”为牵引,研究梳理乡村自然肌理、文化属性,提出“京韵乡村”的风貌意象和要素结构,形成文化IP,并结合“百千工程”试点推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人文、历史特征的风貌廊线;发挥在京高校资源优势,建立规划、建筑、园林等专业师生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进乡村的工作机制,开展在地式、陪伴式服务,引导村民参与风貌建设,促进城乡人才、技术要素交流互动;因地施策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风貌设计和管控导则,促进保护乡村风貌、延续传统文脉。
以精准服务优化乡村消费环境
委员们建议,依托北京数字基建优势,打造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京郊游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针对旅游咨询、人员培训、质量把控等方面,构建可量化、有温度的“京郊旅游接待服务标准体系”,提高乡村农文旅服务标准化水平。完善动态透明的民宿价格形成机制,做好分类指引、价格公示与监督管理。推进民宿纳入政府采购扩面增量,兼顾规范管理与便捷高效,让政府采购成为激活乡村民宿消费的重要引擎。开展“引客下乡”“农村赶集”等消费促进活动,多渠道、多平台发放民宿消费券、观光旅游消费券,建立“量足质优+动态调整”的供应保障机制,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促进乡村消费的内生动力。密云区政协委员、老友季花园民宿创始人梁晴建议,增加乡村旅游消费券补贴,通过精准投放激发市民下乡消费意愿,短期内快速提振市场活力。建议工会将乡村旅游资源纳入工会福利采购体系,激活百万级工会会员的消费潜力,让乡村好物好生活直达城市生活圈。实施研学下乡、会议下乡、服务下乡等“三下乡”工程,拓宽引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