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乡村振兴“江西画卷”:文旅赋能 古村焕新

发布时间:2025-09-19 18:56: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静 | 责任编辑:王静

江西,一片浸润庐陵文脉与红色基因的沃土,正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绘就出一幅既有传统风韵、又具现代活力的生动图景。从千年古村的文旅焕新,到红色山村的绿色崛起,再到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江西探索出了一条文化、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振兴新路。

钓源古村:千年樟树下的“文旅融合”新实践

位于吉州区西北部的钓源古村,始建于唐末,系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后裔聚居地,距今已有超1100年历史。村庄被两万六千棵古香樟环抱,青石巷陌幽深,明清建筑林立,被誉为“中国最美香樟古村”。

但钓源并没有困于“古”,而是以“让古村走进现代生活”为理念,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当地坚持“乡村味、国际范”定位,在保留传统村落风貌的基础上,巧妙植入现代业态,将运营思维贯穿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

村子划分出休闲民宿、传统农耕、公共服务三大功能板块,布局诗、书、茶、酒等九大业态组团,引进MOJI咖啡、旧雨新知、在芙山房等50多个品牌项目,形成了“外览千年景,内享现代娱”的独特体验。2024年,钓源古村接待游客59万余人次,实际营业收入1800余万元,带动区域消费近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钓源在发展中格外注重科技赋能和生态可持续。他们与东南亚农业技术协会合作推进有机土壤改良,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共建“博士工作站”,布局智能农耕、生态养殖和微生物降解系统,研发种植彩稻油菜、瓜果蔬菜和中药材,真正实现了“房屋外观越千年、内部功能超五星”的有机更新。

神山村:“红绿”双轨并行 走出增收共富的新道路

位于井冈山下的神山村,积极探索“红色基因+绿色产业”双轨融合的振兴新模式,实现了精神传承与产业发展的互促共赢。

红色传承方面,神山村于红军烈士墓旁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并积极组织农民宣讲队开展宣讲,受邀走进吉安市基层理论微宣讲大赛、全国高校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平台讲述神山故事,不仅将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村民心中,更是带着红色文化走出大山走进每个人的身边。

产业振兴方面,神山村依托丰富毛竹资源,与投资5亿元的古城全竹科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达成合作关系。“农业+科技”的模式,让毛竹的销售渠道更加稳定,进一步实现竹农的增收。同时,神山村结合山区微气候精准布局富民产业,大力发展高山黄桃、茶叶等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2024年,神山村成功获评井冈黄桃“盒马村”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特色农业效益显著——仅竹笋自主售卖一项,就为每户群众带来上万元的增收。

泰和乌鸡:从“传统养殖”到“百亿产业”的华丽蜕变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支柱。作为江西省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泰和乌鸡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散养向现代化百亿级产业的深刻变革。

2024年,泰和乌鸡全产业链产值已达71.6亿元。标志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和附加值不断提升。在这一进程中,“白凤仙子”告别了旧式散养,住进了科学设计的标准化养殖“别墅”。通过规范化管理与智能化监控,养殖效率和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养殖模式持续升级的基础上,泰和乌鸡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推动产品从传统走向多元。与此同时,产业积极借助电商平台和区域公共品牌推广计划,成功推动“泰和乌鸡”从地方特色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为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泰和县还与多家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合作,在种源保护、基因组学研究与疾病防控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显著提升了乌鸡品种纯正度与产业韧性。在此基础上,泰和乌鸡产业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路径,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集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持续释放富民增收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泰和乌鸡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江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张亮眼名片。它不仅展现出传统农业品牌在新时代的强大再生能力,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以特取胜、以链增值”的宝贵经验。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旺、文化兴,更要让农民得实惠。这些实践生动表明,乡村振兴没有固定模式,关键在于立足本土资源、突出文化特色、植入新业态、健全带农机制。让农村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更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实载体。

中国网记者王静 实习生李君怡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