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塑造新动能

三农科普|提升玉米抗灾能力之高温应对

发布时间:2025-07-18 16:30: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岳焕芳 兰宏亮 孙思伟 毛思帅 | 责任编辑:王静

当前,京郊玉米进入关键生长阶段,而高温、涝害、大风、冰雹等“拦路虎”也虎视眈眈,随时可能给玉米生长带来威胁!为有效应对各类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提升玉米抗灾能力,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将陆续发布玉米汛期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为秋粮保驾护航。

高温灾害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地区午后最高气温34-35℃。目前春玉米处于或即将进入开花授粉阶段,高温会导致花粉丧失活力、受精过程受阻,造成结实性差、花粒、秃尖等现象,影响玉米产量;夏玉米处于拔节期前后,此时高温可能影响到雌雄穗分化,后期出现如雄穗分支减少、花粉量减少,雌雄不协调等问题。同时,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高温叠加干旱可能加剧上述问题的发生。

应对技术:生产中应坚持“以水调温、叶面喷施、防止早衰”的技术路线,加强水分管理,调节田间小气候,缓冲高温影响。

以水调温。具备灌溉条件地块视情况浇水降温,建议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以小水勤灌的措施降低土壤和冠层温度,增强根系和叶片活力。

叶面喷施。可通过无人机作业等方式叶面喷施黄腐酸、多聚氨基酸、植物生长素及磷酸钙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增强玉米高温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影响。

作者:岳焕芳 兰宏亮 孙思伟 毛思帅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