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锅”烹出“大文章” 班玛牦牛“涮”出致富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5-04-03 11:30: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常晓姣2025年3月,三色班玛柯森部落牦牛肉火店锅在西宁正式开业。这不仅是班玛延伸牦牛产业链的一次突破,更成为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草蓄平衡、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推介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这家特色火锅店的诞生正悄然成为撬动班玛乡村振兴新的杠杆。
草原风味“出圈” 点燃发展新引擎
班玛县强化生态赋能,坚持打造舌尖上的“绿色经济”,着力在“高原、绿色、有机”上下足功夫,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化建设。班玛牦牛肉、班玛羊肚菌、班玛黑青稞、班玛黑木耳获得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登记和青海省农产品气候品质“特优”认证。通过创新发展“政府扶持、群众配股、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行成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自开业以来,已实现日均客流量300+人次,首月营业额突破150万元,直接带动班玛县牦牛养殖户127户增收,户均月增收2800元。
“现在放牧有补贴,科学养牛能增收,草场也比以前更绿了。”合作社牧民才让多杰感慨道,生态价值正通过这口火锅持续变现。
产业升级“出县” 从“单一种养”到“三产融合”
班玛县地处三江源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牦牛养殖资源,但长期以来受限于交通、加工和销售渠道,牧民多以出售初级畜产品为主,附加值低。柯森部落火锅店的开业,标志着班玛县探索出一条“养殖—加工—餐饮—文旅”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路径。火锅店与全县32个牧业合作社签订定向采购协议,推行“统一防疫、分区轮牧、订单收购”模式,政府配套专项资金支持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引入冻精改良技术提升牦牛肉品质,科学养殖带动牧业转型。依托火锅店需求,建成首条牦牛肉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火锅底料、牦牛肉酱等7余种产品,并销往全国。过去牦牛出栏后60%利润流失在外地加工环节,如今本地加工率提升至75%,产值增加3倍。
下一步,火锅店将于与“红军沟”红色教育基地、玛柯河林场生态旅游线路联动,推出“品牦牛火锅+赏高原风光+体验藏文化”特色旅游套餐,不断延伸牦牛产业链,真正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收益。
特色文化“出山”火锅煮沸“三色班玛”金名片
柯森部落班玛牦牛火锅旗舰店开辟了文旅新路径,坚持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拓宽视野、开动脑筋、加大开发,推进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产业从单一景点景区“点上出彩”到综合旅游目的地建设“面上开花”转变,在柯森部落班玛牦牛肉火锅店内,涮火锅亦可逛展,藏式手作银器,非遗黑掏餐具,有机农牧产品展销,从牦牛锅底到藏式美学成列,从助农直播区到文化长廊,“最美藏乡·三色班玛”文旅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实现稳步提升。
“以前许多省内外游客来班玛多是匆匆路过,也不怎么了解班玛,现在通过柯森部落牦牛肉火锅店的宣传,很多人对班玛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想去班玛看一看,走一走。”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火锅店已成为文化推介的窗口。随着“火锅热”的持续升温和春夏旺季即将来临,班玛县将顺势启动“尼那四季体验”活动,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一口火锅,沸腾着草原的馈赠,链接着时代的机遇。从柯森部落牦牛肉火锅店飘出的袅袅炊烟,正勾勒出班玛县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绿色希望、金色梦想的高原热土上,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刚刚翻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