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果洛州班玛县:沸腾火锅中藏着牦牛产业的增收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03 11:30: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常晓姣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班玛县,雪山与草原交织的画卷中,一群群牦牛悠然觅食,孕育出品质卓越的班玛牦牛肉。如今,这片土地正通过特色牦牛产业升级全产业链,探索新的增收密码,“从牧场到餐桌”成为现实,班玛乡村振兴新的杠杆正被悄然撬动。

火锅为媒发展引擎燃起来

2025年3月,三色班玛柯森部落牦牛肉火店锅在西宁正式开业。一场高原牧歌与城市味蕾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标志着班玛县以“火锅+”模式打通了牦牛产业全链条。店内,牦牛大骨汤翻滚的热气裹挟着草原的醇香,吸引着八方食客。通过精细化分割牦牛肉、研发牦牛油火锅底料和香辣酱等深加工产品,当地实现了牦牛肉附加值的大幅提升。火锅店不仅成为牦牛肉的销售窗口,还展示了黑木耳、羊肚菌等特色农副产品,涮火锅亦可逛展,藏式手作银器,非遗黑掏,有机农牧产品展销,从牦牛锅底到藏式美学成列,从助农直播区到文化长廊,形成“餐饮+产品+文化”的立体推广模式,火锅店成为了班玛驻宁特别的“文旅会客厅”。

“以前许多省内外游客来班玛多是匆匆路过,也不怎么了解班玛,现在通过柯森部落牦牛肉火锅店的宣传,很多人对班玛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想去班玛看一看,走一走。”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火锅店已成为文化推介的窗口。随着“火锅热”的持续升温和春夏旺季即将来临,班玛县将顺势启动“尼那四季”体活动,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自开业以来,三色班玛柯森部落牦牛肉火锅店已实现日均客流量300+人次,首月营业额突破150万元,直接带动班玛县牦牛养殖户127户增收,户均月增收2800元。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展示出了班玛延伸牦牛产业链的一次重大突破,更坚定了班玛县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草蓄平衡、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推介当地文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兴旺 牧民腰包鼓起来

班玛县坚持把牦牛产业作为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持续在“良种繁育、科学养殖、加工销售、品牌打造”上用功发力,投资2800万元大力实施牦牛种畜改良工程,全县9个乡镇696.71万亩天然草原全覆盖实现有机认证,32个行政村全覆盖建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提高牦牛收购价(每斤高于市场价1-2元),反哺牧民收入,实现“优质牛肉卖出优价”目标,3.93万头牦牛出栏的丰饶通过火锅店直接惠及当地农牧民,3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收益达575.9万元,带动2万余名群众增收290.89万元。同时加快就业转型,25名班玛县脱贫青年在火锅店获得了稳定收入,员工月薪达4000-5000元。

员工卓玛感慨:“以前在西宁打工不固定,但县人社局的技能培训让我学习到了餐饮服务业的工作技能,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可以照顾生病的阿妈,还能推广家乡的牦牛文化。” 曾经的牧民才让扎西也在这里找到了稳定收入,告别了“靠天吃饭”的生活。  

绿色经济 生态饭碗端起来

班玛县强化生态赋能,坚持打造舌尖上的“绿色经济”,着力在“高原、绿色、有机”上下足功夫,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化建设。班玛牦牛肉、班玛羊肚菌、班玛黑青稞、班玛黑木耳获得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登记和青海省农产品气候品质“特优”认证。依托天然牧场优势发展绿色畜牧业。通过精细化养殖、草场轮牧和有机认证,既保护了高原生态,又提升了牦牛肉品质。此外,“畜牧+餐饮+旅游”的融合模式,让藏乡风情借美食走向全国,带动了文旅产业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  

“现在放牧有补贴,科学养牛能增收,草场也比以前更绿了。”合作社牧民才让多杰感慨道,生态价值正通过这口火锅持续变现。  

一口火锅,沸腾着草原的馈赠,链接着时代的机遇。从牧场到火锅店,班玛牦牛产业以创新与匠心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每个环节。一头牦牛“火热”了牧区振兴盘,一碗浓汤“飘香”出生态致富经。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绿色希望、金色梦想的高原热土上,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刚刚翻开崭新的一页。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