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科普|水产养殖池塘水质春季如何调控?
发布时间:2025-02-17 11:12: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春季是一年养殖的开始,而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春季池塘养殖水质的调控尤为重要,以下是春季水产养殖池塘水质调控的主要措施:
1、水位与水温
早春气温低,保持池塘水位1-1.2米,利于水温稳定。随气温升高,逐渐加注新水,每次10-20厘米,最终使水位达1.5-2米。加水选择晴天上午,避免水温变化过大。
2、溶氧管理
合理配备增氧机,依据养殖密度与天气状况灵活开启。随着水温上升,鱼类活动增加,需适时开启增氧机,尤其是凌晨和傍晚。晴天中午开2-3小时,促进水体上下层交换;阴天清晨开,避免缺氧浮头。
3、水质调节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次换水量控制在10%~20%,避免温差过大;定期(每3-5天)检测水质,重点关注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春季水体pH值易波动,需定期检测,保持在6.5-8.5之间,过高时可用有机酸调节,过低时可用生石灰提高;使用底质改良剂分解底部有机物,减少有害气体;清除过多淤泥,减少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积累。
4、合理施肥
春季池塘一般浮游生物少,水质清瘦。可施经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千克/亩,或生物肥2-3千克/亩,培育浮游生物,为养殖生物提供天然饵料。根据水质情况适当追肥。
作者: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