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藏科乡坚持念好“五字诀” 扎实推进“百日攻坚”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5-01-23 15:40: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自甘德县“百日攻坚”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启动以来,下藏科乡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县决策部署,围绕州委“一统领四推进”总体思路和县委“七大战略”,贯彻落实州委抓党建促落实“四联三卷”和县委“155党建链”工作机制,统筹乡村社三级干部、乡直机关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及环卫工等多支力量,坚持念好“五字诀”,扎实推进“百日攻坚”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再上新台阶,全力推动魅力下藏科建设。
坚持“纲”字为先,突出问题导向“开具良方”。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严格按照《下藏科乡“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施方案》,精准分析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病灶”所在,认真研制“独家特效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期,针对整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盲点问题,乡党委通过党委会专题研究,于10月5日组织全乡干部职工群众召开“百日攻坚”全域无垃圾行动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下藏科乡全民参与“百日攻坚”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划区包片的形式进一步明确整治范围、整治时限、整治成效、工作要求,做到任务清楚、分工明确、措施有力,在全县各乡镇中率先打响了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百日攻坚战”。行动启动以后,乡党委政府都在每周工作例会及时听取各小组上周三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
坚持“责”字为本,全面组织动员“下足猛药”。乡村两级书记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办,联点领导、驻寺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到点全面指导、跟踪推进,全体党员干部让责任上肩、把担子担硬、将工作做实,以“大手术”整治“病症”,以点连线、以线扩面,为今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调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积极性,每周三都对辖区村社道路、河道沿线等处的杂草杂物、建筑生活垃圾、卫生“死角”、沟渠“顽疾”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确保整治一处、清洁一处,不留卫生死角,创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历时八个月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乡村环境焕发出新“颜值”。截止目前,全乡集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32次,发动党员群众6000余人。
坚持“宣”字贯穿,持续宣传发力“提升疗效”。针对村容村貌“外科病”和庭院屋舍“内科病”,乡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张贴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修订村规民约、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向群众大力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推广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党委政府积极开展“五星级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用好用活“如愿行动积分超市”,并在全乡范围内分发张贴《倡议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同时,利用入户排查、走访调研等机会,宣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全域无垃圾治理的浓厚氛围。截止目前,修订村规民约5个,宣讲17场次,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
坚持“严”字为要,深化督查问责“定期巡诊”。为确保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推有方向、督有力度、干有实效,乡纪委和人大创新全域无垃圾治理联合督查机制,采取定期督查、交叉检查、“一周一通报”等方式,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实现“1+1>2”的督查时效。乡党委要求各小组每周督查成效与年底评优选先相挂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督查检查机制倒逼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加强“网格化”制度落实,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力度,确保“一纵一横”村级治理行动生态文明专班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常”字巩固,建立长效机制“抓实疗养”。乡党委政府坚持“长效方”清除“病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进一步完善长效整治机制、群众参与机制和督查考评机制,持续推进“百日攻坚”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治理常态化,细化整治片区和人员责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改善垃圾焚烧设备,建立起高效运转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行“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确定改造方式,加强已实施改造的厕所进行管理,致力提升全乡整体形象。
(供稿:甘德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