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强化农机安全宣传 为农机操作系紧“安全带”

发布时间:2024-12-18 09:42: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常晓姣
现场安全操作演示

近日,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农机服务组织管理和操作人员开展果园生产农机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本次活动,正值京郊果园农机作业冬闲期,管理技术人员和农机操作人员有充裕时间,进行系统学习。

北京地区目前果树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年果品产量近4亿公斤,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也是果农增收的保障。随着京郊标准化果园建设和传统果园的宜机化改造,果园种植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耕整地、施肥、除草和植保等主要生产环节均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智能化农机装备因作业精准度高,作业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在标准化果园生产中得到应用,如农用无人机在植保作业环节具有作业高效、适应性广、防治效果好的特点,无人机植保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果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同时对果园农机生产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知识及技能培训成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

此次农机安全宣传主要涉及了以下三项内容,一是介绍了农机安全使用常识、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以林果生产常用旋耕机、微耕机、撒肥机、风送式弥雾机、除草机等农机安全使用操作为重点内容,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了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二是介绍了智能农机的安全操作。以农用无人机等常用智能农机为例,重点介绍无人机操作人员、飞行环境、飞行作业、机具和电池运输涉及的安全使用操作注意事项及应急事故处理流程。三是强化保险意识。农机价格较高,一旦遭遇意外事故就会损失严重,如翻车、碰撞等导致农机严重损坏。如果购买了农机保险,保险公司依据合同进行赔付,能极大减轻机主维修或购置农机的经济负担。在作业过程中,农机可能对他人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坏他人财务,面临高额赔偿诉求,如果由保险支付,避免机主陷入经济困境和法律纠纷,降低农机使用风险。因此,鼓励有条件的农机服务组织确保每一名农机手都持证驾驶的同时为农机手购买相应的保险,每一台作业机具不仅要检验合格,而且也要购买相应的保险。

此次宣传不仅针对农机服务组织,还面向专门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4支农机服务队,共6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搭建了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果农们围坐交流,分享过往经验教训。正是此次交流,加强了农机使用的安全意识,通过理论和实操指导,为果园农机操作系紧“安全带”,助力果园年年丰收,平安常伴每一次耕耘。

作者: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