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举办31届!何为中国北京种业大会
发布时间:2024-10-14 13:25: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10月18日-19日,北京将迎来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届时,通州主会场,丰台、平谷、延庆分会场将举行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属于中国乃至全球种业人的舞台再次拉开大幕。
作为中国种业行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从1992年举办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开始,大会已走过30余个年头。
这些年来,“京”种领跑全国,走向世界,熠熠生辉,被业界誉为“全国十粒种,一粒自北京”。伴随着中国种业发展壮大,我们也想深入探讨大会成功举办的经验和启示。
先行者先至
大会见证、助推中国种业振兴
种子就是生命,孕育希望,总是牵动人心。
回望75年来,我国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超过45%。
在种业的世界,北京是“先行者”。
这里的种业积淀深厚。宫廷金鱼传承千年,北京鸭是全球白羽肉鸭鼻祖,北京油鸡、北京黑猪独具特色,平谷大桃、“老口味”蔬菜酝酿北京风味……
1992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蓬勃发展时期,北京市丰台区种子管理站举办了国内最早的种业展会之一——第一届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这正是大会的前身。
从此,小小的种子在丰台扎根发芽,与北京种业、中国种业共同拔节向上。
进入21世纪,种业市场化加速,大会于2010年更名为北京种子大会,2020年拓展为北京种业大会,2021年升级为中国北京种业大会,2022年至今将主会场设于城市副中心通州。
持续提档升级后,如今的大会已涵盖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微生物等种业领域,并不断向全产业链延伸。
于是,众多来自国内外的权威院士专家、企业家及相关人士,每年总会齐聚北京,就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激荡思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认为,大会涵盖政策解读、信息发布、前沿动态、品种展示、科企合作、国际交流,对全国种业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与之相对应,30余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北京种业立足引领全国,一路高歌猛进。对标国际先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
北京玉米育种全国领先
从数据上看,北京种业创造了多个第一:
17个国家级、21个市级保护单位,分别保存206万份、8.4万份种质资源,保存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国家推荐优良品种中,北京自主选育品种占比全国第一。每年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超过400个,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每年育种发明专利授权300多个,居全国第一。已获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生物安全证书占全国的40%以上。
全市拥有382家持证种业企业,58家市重点种业企业。其中,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机构29家,数量全国第一。
全市2023年持证种业企业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5亿元,为种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如今,北京正把发展现代种业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种业之都”,努力建设国家级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
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内,科研人员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一粒良种 万担好粮 大会主题彰显“京”种份量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难言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认为,全球消除饥饿的步伐不进反退,食物不足水平与15年前相当。2023年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
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加快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京高度重视种业,早在2010年便首次提出打造“种业之都”。2022年4月1日,《北京市种子条例》正式实施,立法目标明确:“推进种业之都建设,促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在2023年的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用好北京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在种业振兴上走在前列,自觉在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上彰显首都担当。
本届大会主题为“一粒良种万担好粮”,反映出种业之于粮食的重要性,反映出我国乃至全球对于粮食安全的共同需求,也从侧面映射出一粒“京”种的份量之重。
事实上,北京耕地面积只有近两百万亩,却凭一粒种子辐射带动全国,为国家农业生产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种业保障。
北京种业助力 端稳“菜篮子”“果盘子”
玉米商品种子销售覆盖全国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十个玉米品种,北京占4个,其中“裕丰303”是全国第一大玉米品种,“京科968”累计推广超2亿亩,MC670创下全国玉米高产新记录。
蛋鸡新品种“京红”“京粉”“农大6号”等使得国产化率超过三分之二。“沃德”系列实现了白羽肉鸡种源的自主可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奶牛冻精、肉种鸭、鲟鱼种苗、宫廷金鱼种苗等多个品类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北京种业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资源和人才,呈现出制繁种和用种在外,育种创新在京的格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再以首农食品集团为例,作为北京市属大型国有企业,致力于将畜禽种业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和高端业态。2022年,该集团所属猪、牛、鸡、鸭育种企业悉数入选国家种业阵型。
“每个中国人每天吃的2枚鸡蛋中,就有1枚来自首农的蛋种鸡,每个中国人每天喝的牛奶中,就有1/3来自于首农的种牛冻精产品。”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宫廷金鱼
“京”种联通世界
大会IP越来越国际化
当前,“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种业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如何推动国际层面的种业交流合作,加快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届大会突出国际化,邀请到10位国际嘉宾正式报告,安排了3项国际签约和系列非正式商务洽谈,来自21个国家46位嘉宾参会,在上届大会开拓连接南美和非洲种业市场的基础上,本届重点推动与俄罗斯、中亚和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种业协会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玉米、小麦、大豆、蔬菜种子及畜禽业务率先走出国门。
作为市场主体,中国种业企业正在加速布局国际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抢占全球市场,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一大批北京种企勇拓国际市场:
峪口禽业的“京红1号”蛋鸡、“沃德188”白羽肉鸡成功出口非洲坦桑尼亚,标志着中国家禽良种首次走出国门。
大北农集团自主研发的生物育种大豆产品在巴西、阿根廷获得正式种植许可。
“京科糯2000”鲜食玉米在东南亚年种植面积超百万亩,种子和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
“京麦”系列杂交小麦联合测试网覆盖南亚、西亚和中亚区域。“京研”蔬菜品种远销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
北京自主培育的杂交小麦
本届大会突出服务企业,较上届更突出企业和协会的参与主体地位,截至目前有66家国家和省级(区域)种业协会、547家重点种业企业报名参会,大会为企业展出和发布286项成果、833个新品种。
“大会是种业学术交流的舞台、产业发展的平台,也是科技创新的擂台。”大北农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李军民说,公司将借助大会平台推进“一品一企”国际战略,与更多国际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拓展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
京研益农董事长温常龙说,立足全国,走向世界,公司将在会上展示最新成果,拓展国际市场,促进交流合作,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随着社会发展,商品信息和流通壁垒被打破,种业展会商贸流通的作用弱化,信息对接、行业交流的功能强化。30余年来,大会已从单一的种子商贸流通,发展成融政策宣传、信息交流、成果展示、市场开拓、业务合作于一体的国际种业交流交易平台。
本届大会采取分布式办会机制,设置“1+3”会场,即通州区设主会场,丰台区、平谷区、延庆区设分会场。将举办“1+1+6+N”系列主题活动,包括1个开幕式、1场国际种业论坛、6场专业论坛,以及种业成果交流体验、新品种田间观摩、种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参观等N项专题活动。
10月18日-19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召开国内外权威院士专家、企业家齐聚围绕“一粒良种万担好粮”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供稿:北京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