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西万年如何古稻新吃
发布时间:2024-09-10 08:56:18 | 来源:江西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 作者:刘华星 | 责任编辑:王静为大力发展江西“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现在此开设专栏,立足江西绿色生态优势,唱响江西特色区域农产品品牌,提升江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描绘得更加出彩,为建设品牌强国贡献江西力量。
日前,在万年县博物馆,老馆长王炳万向暑假社会实践的学生,用“老图片”讲述万年贡米的前世今生;而他的儿子,作为新馆长的王团华则忙着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稻作文化。
在距万年县博物馆仅10公里之外的裴梅镇荷桥村,万年贡米文化传承人程道明正忙着在野生稻田里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劳作;而他的儿子程鹏飞则在直播间直播带货,拓展万年贡米营销新渠道。
无论是王炳万父子讲述万年稻作文化方式的“老与新”,还是程道明父子种植、销售万年贡米的“古与新”,都是来自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万年的接力传承,如今万年正以这样的方式开辟古稻田的新“稻”路:
——作为世界唯一以“稻作文化”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万年稻作文化新资源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全国唯一共存“野生稻、栽培稻、优质稻”的地方,万年贡米的新业态催生产业新链条。
野生稻、栽培稻、优质稻三稻共存
“我们这的水稻可金贵着呢,这是货真价实的野生稻,它叫‘坞源早’,属野生稻,它是我们的家底子,再忙再累我们也得把野生稻接力种下去。”7月10日,程道明忙着给前来暑期社会实践的涉农大学生们讲述他一家三代的“贡米情缘”。
一家三代守望野生稻,从程道明的父亲再到程道明的儿子,作为贡米文化传承人,程家三代坚持种植野生稻近一百年。而从“野草”到主粮,水稻这条逆袭之路,已经走了近一万年。
这样的万年稻史在万年县找到了最原始、最源头的考古实证。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严文明教授和美国马尼士博士两位世界级顶尖农业考古专家的带领下,中美农业考古队对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合作进行考古发掘后,向全球宣示了一项惊世发现:在距今12000年的地层中发现人工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
在吊桶环的E层和仙人洞的3C1A层,其年代大体为距今15000年到12000年,则有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现象。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这恰恰证实了野稻驯化的万年历程,经历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系统”这一完整的演化链,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团队支持下,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于2010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作+文化的加持,让以万年贡米为核心品牌的“万年稻”越走越远。为了带动万年优质稻的发展,自2018年起,以农业农村部优质稻协同推广项目实施为抓手,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全省水稻产业技术首席专家团队在万年县开展了“优质稻两优一增壮秆保优栽培技术”等研究,每年安排数个优质稻品种在万年县展示示范,特别是筛选出“野香优航1573”“野香优莉丝”等一批适宜市场需求的优质稻品种,并与万年贡集团、鲁花米业等企业联合开展订单生产。
野生稻、栽培稻让万年“双稻”齐名,再有了优质稻的加持,万年稻米的市场化、商业化道路越拓越宽。“我们万年县年加工大米60万吨,是本地产量的1倍以上。”万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斌说。
除了采用古法种植300多亩野生稻之外,程道明也跻身优质稻种植行列,今年他种植优质稻有163亩。300多亩野生稻年产稻谷10万斤,产值达100万元;163多亩优质稻加工包装成“雷公泉”大米产值达65万元。
坚持三稻共存和古法种植、产业经营“两条腿”走路,在万年,这样的主流意识已成了粮农的共识
种业链、生产链、供应链三链齐升
万年贡谷原名“坞源早”,保持了野生稻长芒的植物特性,是当地先民经过近万年精心培育的一种晚籼优质稻良种,有“一亩稻花香十里”的赞誉。
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品种,在长达一千余年的种植过程中难免会退化、混杂,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对万年贡米的提纯复壮成了发展万年贡米产业的重中之重。为此,万年县邀请了谢华安、颜龙安、陈温福等水稻育种栽培研究方面顶尖的院士共同牵头,建立“万年贡集团院士工作站”,开展万年贡米的品种提纯复壮工作,以恢复并巩固传统贡米的优良性状。
据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黎毛毛介绍,目前对万年贡米的提纯复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当地农民种植的万年贡米中进行穗选,把选好的单穗进行种植比较,筛选口感好、产量高、抗性好的单穗,然后进行扩繁。第二个途径是从国家库(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或省级库(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将万年贡米老种子拿出来,进行提纯复壮、扩繁。
除了对老品种的提纯复壮,新品种的选育也刻不容缓。近年来,万年县从“芯”开始,与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加快优质万年贡米稻种培育,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出4个优质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色泽莹润,口感软、糯、弹、滑、香兼具,煮饭不会结团,消费者大呼好吃。
为了接续做强种子芯片,万年真金白银投入研发。“我们为做好农业‘芯片’,每年投入100万元,筛选1至2个新稻种,计划到2025年推广种植优质新稻种5个以上,走向产业化种植。”万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种业链补链,加工链发力。万年县委、县政府推动各个米企对万年贡米进行加工利用,开发新产品,培养新业态。
在深加工方面,利用万年贡米做成的糍粑、年糕、米粉深受市场欢迎。“我们一天产糍粑两三万公斤,用万年贡米加工做成的糍粑口感特别好。”万年县创泰食品负责人张永波说。
米粉产业是万年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中的优势产业,万年县龙胜食品厂致力于将一根米粉“拉”成一根产业链。该厂负责人冯继添介绍:“我们用万年大米制作成好吃的米粉,每年米粉的产量达5000吨。”
在大米精深加工方面,万年贡集团启动了大米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让稻草、米糠、成米样样都成为宝贝。比如,米糠可以加工成米糠食用油,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继续加工可提炼出卵磷脂、肌醇等多项高附加值产品,让大米被“吃干榨净”。
“以稻为媒”农文旅三产融合
“这几天接待学生研学嗓子都哑掉了,但只要大家愿意听,我就甘愿唱。”对于传播万年稻作文化,裴梅镇镇领导曹建金乐此不疲。
“日头公公快起山,手拿耙仂耘禾忙,日日三餐贡米饭,年年丰收谷满仓。”如同这首脍炙人口的《耘禾歌》,万年人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劳动中与当地传统的民间文化融合,逐步形成了在歌谣、节令、风俗、耕作技艺等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不少稻作文化习俗至今仍沿袭不衰。万年的稻作文化浸润在人们的日常饮食里、宗教庆典中、结婚喜筵上,以及绘画和歌曲里。
以稻为媒,万年农文旅三产融合激发了新活力。
在裴梅镇,“尝新米、品糍粑”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前来研学实践,“自从7月1日起,一周之内就有6批高校学生来体验游学,吃住5天,不仅带火了我们农家乐、民宿,而且激活了带稻味儿的农家文化。”曹建金说。
在万年县神农源风景名胜区,今年3月初,45家旅行社组团走进景区。一家旅行社带动数千人前来旅游观光,游客现场沉浸式感受深厚的稻作文化和美丽的人文景观。“截至7月上旬,仅我们景区接待游客就达160万人次。”神农源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李先初介绍。
在万年县城国米文化生态产业园,这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工业参观、文化博览、休闲旅游、特色购物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园区正加紧建设。产业园贯穿“产业复合、旅游关联”的建设理念,以万年贡米生产为基础,以工业理念提升农业效益,以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农业内涵,不仅成功赋能产品生产,产业园还能够通过农旅结合延伸产品链、服务链,在促进贡米文化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推动贡米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把一粒米打造成大产业。
农文旅融合催生经济新动能,万年贡米品牌价值达96.01亿元,万年从“一粒米”竞逐的新“稻”路正辽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