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强农

三农科普|草莓夏季育苗这些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4-07-04 10:01: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徐晨 | 责任编辑:王静

进入汛期后,北京市高温、多雨天气逐渐增多,此时正值京郊草莓设施育苗匍匐茎生长中后期,为保障种苗繁育系数、匍匐茎子苗质量,针对近期高温、多雨天气田间易发病害和虫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供广大育苗企业和园区参考。

一、易发病害

(一)黄萎病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种苗繁育过程中,主要在匍匐茎抽生期发病,病菌可通过匍匐茎,由母苗扩展到子苗,引起子苗发病。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是20~25℃,夏季高温、高湿可使病害加重。病株表现为新叶失绿变黄或弯曲畸形,叶片狭小呈船形,复叶上的两侧小叶不对称,后期植株从叶缘开始凋萎褐变,最后植株枯死。黄萎病防治较困难,重点在预防,应及时巡园查看,发现病株及早拔除并带出园外销毁,对于临近未感染植株,可用杀菌剂灌根预防处理。

(二)炭疽病

草莓匍匐茎、叶柄、叶片在汛期容易感染炭疽病,初始产生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直径3~7毫米,黑色溃疡状,稍凹陷,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如果防治不及时,病菌传播蔓延迅速,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死苗现象。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早拔除并带出园外销毁。在高温季节,注意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广谱性杀菌剂,轮换用药,每次进行打叶等植株修整后要补充用药一次,控制炭疽病发生。

(三)白粉病

白粉病在草莓育苗的整个生长季均可发生,尤其在夏季雨后棚内湿度大,容易发生白粉病。症状是在叶片背面或者匍匐茎上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会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布满叶片或匍匐茎。苗期染病会造成草莓苗质量下降,移栽后不易成活,影响草莓生产的效益。当棚内湿度较大,可通过打开风口、使用轴流风机、及时去除老叶病叶等措施,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配合使用杀菌剂喷雾防治。

二、易发虫害

(一)红蜘蛛

红蜘蛛对草莓植株的危害很大,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成片死亡。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下繁殖极快。危害初期,叶片正面出现白点,严重受害时叶片呈锈色干枯,状似火烧,影响子苗生长。草莓育苗期间,可及时将有虫叶及病残叶带出园区烧毁,减少虫源;在匍匐茎抽生初期,适度浇水,保持一定的土壤(基质)湿度和空气湿度;释放捕食螨等天敌,期间尽量避免用药;使用杀螨剂防治,叶片两面全面喷施,每3~5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注意不同有效成分和种类的药剂轮换使用。

(二)蚜虫

蚜虫是夏季传播草莓病毒的主要媒介,易导致病毒病在草莓植株之间蔓延,其传毒所造成的危害损失高于其本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蚜虫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难,可安装防虫网、及时清除老叶病叶及杂草,减少虫源;在温室内部悬挂黄板进行诱杀;在设施内释放异色瓢虫、丽蚜小蜂等天敌;配合药剂喷雾防治。

(三)夜蛾科害虫

在高温环境中,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易发,通过取食嫩尖嫩叶,造成叶片和匍匐茎的损失,更严重的造成子苗死亡。可在植株修整过程中,摘除卵块和带初孵幼虫的叶片,人工捕杀大龄幼虫。在2龄幼虫始盛期,即3龄前局部发生阶段的药剂防治适期,使用防治鳞翅目的杀虫剂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傍晚喷药效果较好,药剂需均匀喷施在叶面和叶背。

作者:徐晨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