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强农

三农科普|北京:夏季水产养殖这些疾病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4-05-13 14:24: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随着“立夏”“小满”节气的来临,北京天气迅速回暖,养殖水温逐步升高,水产养殖和苗种繁育普遍进入生产期。根据近年同期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夏季水产养殖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养殖主体参考。

一、易发疾病

1.鲤浮肿病:由鲤浮肿病毒引起。主要危害鲤和锦鲤,水温20~27℃时易发病。患病鱼上浮、聚堆游边,眼球凹陷,鱼种阶段有时出现全身浮肿。

2.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由鲤疱疹病毒II型引起。主要危害金鱼、鲫及鲫杂交变种,水温10~33℃时易发病。患病鱼游动缓慢,体表出血,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引起。危害鲫、鳊、鲢、鳙等,水温9~36℃时易发病。患病鱼离群缓慢游动,眼球突出,体表充血。

4.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引起。主要危害草鱼、鲤、鳙等,水温18℃以上易发病。患病鱼肛门红肿外突,解剖查验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尤以肠后段明显。

5.柱状黄杆菌病:俗称“烂鳃病”,传播快,病程长。水温15℃以上易发病。危害草鱼、鲤、鲫、鳊、鲢等。

二、防控建议

(一)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以预防为主。

1.加强苗种管理:放养健康苗种。对外来苗种需查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证明。

2.加强养殖管理: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保持水质稳定;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加强投喂管理;定期投喂免疫调节剂,提高鱼体抗病力。一旦发病,立即停料,不要大换水,不滥用消毒剂和杀寄生虫药物,开增氧机,及时捞除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待发病3~4日后少量投喂饲料,并施以渔用多种维生素和抗病毒的中药制剂,措施得当可减少损失。

(二)细菌性疾病

目前,抗生素仍然是防治细菌性疾病主要药物,但要科学用药。建议发病时,经确诊后筛选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水产养殖用抗生素,请参考《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

作者: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