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节气看乡村

节气走乡村|雨生百谷见新绿 蔬香花美看顺义

发布时间:2024-04-18 09:44: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谷雨时节春意浓,绿野千里诗意盈。随着谷雨时节的来临,北京市顺义区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乡村节气庆典。4月16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和顺义区农业农村局特别组织了“节气逛乡村•幸福等着您”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春日的两大特色——韭菜的丰收与梨花的盛开,旨在让市民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深入了解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感受春日田园的美好。

采摘韭菜活动

首站,市民们抵达了顺义区北石槽镇刘各庄村的食为先生态农业园。这里是一家集有机果蔬种植及采摘、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公司。它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西北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该园是北京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北京市优级标准化基地、北京市生态农场和北京休闲农业园区,得到了来自北京市生态循环低碳发展创新团队、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的技术支持,以“有机”为核心,以“生态”为理念,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食品,让人们吃得安心、吃得健康。有机韭菜是食为先共享农庄的拳头产品,全程采用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主推的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利用露地、大棚和温室多种生产模式,已实现优质有机韭菜周年供应。相关技术体系集成近20项成熟绿控技术,是北京市地方标准《韭菜生产技术规程》(DB11/T 2146-2023)的核心技术。

采摘韭菜活动

“三月韭,香破口”,三月的韭菜属于头茬,正是最为鲜嫩的时候。韭菜不仅有着“久财”的美好寓意,更是一种难得的碱性食品,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韭菜还具有生阳气的作用,春天食用,最为养生。在这里,市民们首先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食为先第一届韭菜采摘节”活动。活动设计了韭菜美食品鉴、韭菜采摘体验、集章打卡、特色农产品展销、捉鸡捡蛋、赏景拍照等有滋有味有趣的活动环节。

韭菜美食品鉴活动

捉鸡捡蛋活动

除了美食,活动还设置了韭菜文化科普展示、田园参观、专题讲座环节,让市民们了解韭菜以及有机农业等相关知识。在参观食为先共享农庄时,来自北京市生态循环低碳发展创新团队的各位农业专家向市民们介绍了“有机农业”“土壤健康”“生态循环”“低碳”“绿色防控”和“智慧农业”等农业科技知识。市民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对生态循环和低碳发展的有机农业理念有了深刻认识。在科普讲座环节,来自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蔬菜专家采用ppt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韭菜的栽培历史、趣味文化、种植技术以及采收和保鲜等方面知识,受到大家欢迎。

采摘韭菜活动

“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要点有三:一是土壤健康和田园生态清洁治理,源头预防控制病虫草害;二是充分养根,提高作物抗性和风味品质;三是限定收割间隔和收割次数,确保韭菜品质同时控制病虫害发生风险。”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正高级农艺师、韭菜植保专家胡彬介绍。

采摘韭菜活动

活动中,市民们亲身体验了割有机韭菜,韭菜被割下来后,一股浓浓的韭香扑鼻而来,让市民们赞叹不已。同时,食为先生态农庄里还有水果黄瓜、芹菜、生菜、小油菜、菠菜、野菜等多样果蔬。市民们不仅仅体验了割有机韭菜,采摘了各种喜爱的果蔬,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京郊生态农业的魅力。

食为先生态农庄采摘

随后,市民们来到龙湾屯镇千亩梨园。该梨园位于顺义区山里辛庄南,占地近千亩,以种植雪花梨、黄金梨、丰水梨和砀山酥梨等优质品种而闻名。每年四月中下旬,梨花盛开时,如同银装素裹的海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生态旅游风景线。顺义龙湾屯镇被誉为“中国优质果品基地乡镇”,拥有约1500亩的梨树种植面积,涵盖了20多个品种。其中,山里辛庄村生产的酥梨以其皮薄、肉厚、核小、高糖分和独特的甜爽口感而备受青睐,于2021年荣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梨园美景

在这千亩梨园,漫山遍野的梨花竞相开放,如诗如画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梨源”。梨花如雪,洁白无瑕,阳光透过树梢,洒在这片花的海洋上,每一朵梨花都似乎在闪耀着光芒,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随着轻风的吹拂,梨花瓣瓣飘落,如同天空中飘洒的细雨,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温柔和浪漫。在这片梨花的海洋中,市民们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更体验到了乡村的魅力与活力。

参观梨园

本次活动通过精心策划,成功塑造了乡村主题IP,使乡村特色资源得到了充分地挖掘与展示,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消费的活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也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增强了他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未来,我们期待这一乡村主题IP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力,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