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振兴

“茶”找勐海共富之路: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乡村振兴案例

发布时间:2024-04-01 14:40: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大益爱心基金会 | 责任编辑:亦农

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乡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指的是人居环境美好、人文生态和谐、人际关系和睦,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全 面协调发展的乡村。

2022年,在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西双版纳州及勐海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发起了“大益乡村振兴行动”公益项目,计划总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扶持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普洱茶原料产区的茶农,帮助他们改造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大益乡村振兴行动”第一期项目重点在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两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乡实施“水电路改造工程”“茶农居住改造工程”等,因地制宜,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基础上,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补齐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短板。截至2023年,项目已累计投入1200万元,两个边境乡62户茶农已乔迁新居,过上了现代化的美好新生活;同时,行动规划了“中国大美茶山”乡村旅游项目,推动茶旅融合,助力勐海建设生态宜居和美茶乡,探索一条以“生态绿”为底、适合勐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共同富裕路径。

一、项目背景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加强农村规划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2023年《云南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为社会组织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指引。

▲基金会获云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揭牌

作为在云南省民政厅登记的5A级基金会,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会”)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回报社会。近年来,基金会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帮扶、带动勐海边疆地区近30万茶农摆脱贫困。2018年10月,勐海县成为云南省首批退出贫困县的15个县之一,基金会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社会扶贫模范”。2021年基金会获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二、基本情况与问题分析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基金会继续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基金会张亚峰理事长多次带队调研,走访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的茶农,了解到这两个边境乡的基本特征与现实问题如下:布朗山乡、西定乡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边境的东南部、西部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连绵,山中古茶树群落保存完整,天然林覆盖率达80.02%,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布朗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村,西定乡境内则居住有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9个少数民族。这两个边境乡的农民主要以种茶为生,受教育程度较低,尽管已经脱贫,但因山高路远,居住相对分散且居住条件差——住房多为竹编房、石棉瓦房、土坯房等,不抗震、不防潮、不保温、不安全,甚至通风、透光性能也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同时,生活用电、排污等乡村基础设施也不健全,电线乱拉乱搭存在安全隐患,“旱厕”及垃圾处理方式落后等问题也导致乡村整体卫生环境较差。从整体看,这两个边境乡的茶农至今依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距离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三、服务目标

根据布朗山乡、西定乡两地的具体问题,基金会于2022年6月正式启动“大益乡村振兴行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让茶农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计划用四至五年时间,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对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两个边境乡进行乡村整体规划设计,重点从茶农住房改建、水电路基础设施等着手,优化提升村容村貌,重构内部道路体系,改善茶农生产生活水平,打造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典范。同时,积极探索实施茶农赋能计划的新做法,实施“中国大美茶山”等茶旅融合项目,推动茶农可持续增收,助力勐海乡村振兴与边疆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基金会乡村振兴党建示范点

四、具体做法

“大益乡村振兴行动”将美化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茶旅融合有机结合起来,为勐海布朗山乡、西定乡的茶农改善人居环境,为每户茶农捐赠10万元,改建新房(126 平方米/户,五室一厅,一厨一卫),同时额外投入配套的项目资金对乡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实现茶农更幸福、茶山更美丽。针对茶农面临的困难,项目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逐步推进。具体做法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公益,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之根,筑牢党建堡垒,才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行稳致远。在“大益乡村振兴行动”中,基金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公益,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大益的党员“益工”加入爱心行动,助力茶农建设美丽家园,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二)实施茶农居住改造工程——以人为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茶农提供规范化的现代居住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茶农意愿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茶乡的关键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不同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既要考虑到茶农的生活起居、污水处理和供电因素,又要充分尊重茶农意愿,包括门窗朝向、楼梯及厕所位置等,与茶农们反复沟通,确定新居改建方案后再进行施工。例如因风俗观念不同,茶农坚持“厕所不能放在房子里面”的观念,因此两个乡的村居厕所均根据茶农意愿独立建在房子主屋的侧面。 

(三)实施水电路改造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 

实施电路改造、道路硬化和排水工程,保证供电照明达标,供水排污合格,道路四通八达,实现水、电、路三通,让茶农生活更安全、更便捷。 

(四)实施茶农提升计划——加强乡风民俗建设,提高茶农素质 

开展健康卫生知识等培训,捐建篮球场等文体设施,让茶农有机会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同时发展特色手工,拓展茶农致富渠道,携手茶农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五)激发茶农参与共建家园,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通过引导和带领茶农参与到乡村振兴项目中,由“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激发茶农共建美丽家园的热情,拉近党组织和茶农的距离,进一步提升党群关系和乡邻关系,促进和美乡村建设。此外,在新居建成后,受“爱有大益”公益理念的影响,大益渠道服务商也积极加入乡村振兴中,为每户茶农捐赠电热水器,帮助茶农提高生活品质。 

▲基金会张亚峰理事长带队走访慰问茶农

(六)规划“中国大美茶山”乡村旅游项目——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推动茶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村无产业不兴,产业发展是真正实现“造血式”帮扶的根本之策。茶农人居环境的提升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支撑条件。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勐海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规划“中国大美茶山”旅游项目,将茶叶资源、茶叶种植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为茶农提供就业机会,让生态效益实现经济价值,走出一条茶旅融合的发展新路。

五、服务成效

“大益乡村振兴行动”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投入1200万元,实施“茶农居住改造工程”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房屋面积7812平方米,惠及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62户茶农,极大地改善了两个边境乡茶农的人居环境,茶农搬进新居开始了现代化的美好生活,描绘出一幅山美、水美、路美、屋美的和美宜居乡村画卷。该项目成为助力勐海“宜居宜业和美茶乡”建设的样板,2023年获“云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荣誉。 

(一)住——从“棚户”到“山景洋房”,茶农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茶农居住改造工程”,在充分尊重茶农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空间建设在采光、保暖、通风、防漏、室内分区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改进后的茶农新居,是一家一栋的独立两层小楼,上下一共126平方米,院落宽敞,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统一供电供水,烧柴的灶台也逐渐淘汰,原来盘错在空中的供电线路引入地下,雨污进行分流,每户人家都有化粪池,生活污水得到统一处理,满足了茶农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截至2023年9月,“茶农居住改造工程”共在布朗山乡、西定乡实施并圆满交付62套新居,茶农搬进新家过上了现代化的新生活,两个乡的茶农还分别为新的村居取名为“西哈寨”“吉象家园”等,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电入地”,道路干净整洁,美化村容村貌,茶农生活更安全、方便 

电入地——原来的架空线路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容易出现跳闸、停电等情况,改造后,实现电缆全部入地,房前屋后盘错的电线和电杆得以清理,村容村貌更加美观,茶农用电也更安全。 

水入地——修建雨水和污水两套管网系统,每家每户都预埋化粪池,实现雨污分流,同时建设自来水工程,自来水管接入到茶农家中,困扰茶农多年的用水难题也彻底解决,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道路建设——乡村入户路实现道路硬化,宽敞整洁的道路修到茶农家门口,从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整个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为茶农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茶农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三)“厕所革命”——改出少数民族乡村新生活 

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乡村发展的注脚。经过“厕所革命”,茶农乡村户厕实现了从原来简易“旱厕”的“脏、差、臭”到现代化厕所“净、靓、美”的华丽“蜕变”,新建的现代化厕所美观大方、亮堂干净,里面洁具、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干净卫生又方便。茶农在完成劳作回到家后,由原来“通过烤火烘干衣服”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洗个热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个人生活习惯及家庭的卫生状况均得到改善。这一变化,不只是乡村厕所“颜值”的提升,更是茶农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以及思想观念上发生改变的体现。

六、总结与展望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便是乡村振兴贯彻落实中的重点和难点。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基金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继续推进“茶农住房改造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到2025年,争取让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两个边境乡的全部茶农都住上好房子,生活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青山绿水间,将两个乡村奋力打造成“乡愁可寄,未来可期”的生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云南省社会组织促进会发布的《云南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服务案例选编》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大益乡村振兴行动”公益项目入选案例。图文供稿:大益爱心基金会)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