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振兴样版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2022年)》选登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恬凯稻业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3-08-10 10:12: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亦农

合作发展 科技引领 增粮增收——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恬凯稻业专业合作社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恬凯稻业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合作运营模式,与各级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广泛开展合作,打造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大力推动农业机械、科技成果应用,带动更多农民开展水稻规模化种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效益。

赣州市南康区恬凯稻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6月,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龙回村,现有成员358户,其中农民成员343户,集水稻种植、加工与销售为一体,发展水稻生产基地2.2万亩。2021年,合作社经营收入2033万元,实现盈余180.5万元,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返还成员总额达152.2万元。合作社章程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2014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科技引领提升经营效益

一是建立专家技术指导团队。合作社积极与省、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对接,形成了一支专家团队,指导合作社开展有机稻新品种引进、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农药施用、重金属残留控制等。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合作社生产的水稻取得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并通过了有机富硒认证。

二是探索水稻种植智慧模式。合作社与北京的农业科技公司、赣州市农业学校等技术力量合作,建立了水稻智慧农业体系,利用监控设备及各类传感器,实现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形成了全程可追溯的稻米种植信息数据库,为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三是大力推行工厂化育秧。合作社引进了3条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作业生产线,建成了14座工厂化育秧大棚。工厂化培育的秧苗普遍均匀、健壮、整齐,在温室控制条件下,减少了“倒春寒”导致的烂秧情况,为水稻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021年,合作社种植水稻面积达到1.62万亩,年产量达8300吨。

四是持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合作社购置水稻种植农机设备264台(套),引进智能无人机喷施农药,建有农机维修站1家,为农机手提供便捷服务。农场还新添置了禾草和谷壳粉碎加工机械,把禾草和谷壳销往米业公司加工成饲料,变废为宝,农户每亩增收100元,合作社年增收10万元。

二、抱团协作共谋产业发展

合作社大力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多主体合作运营模式,联合赣州市南康区2家合作社(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创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1家龙头企业(江西东坚米业有限公司)、4个家庭农场(田野家庭农场、秋盛家庭农场、方诚家庭农场、丰庆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组成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采取“六统一”运营模式,即统一水稻品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对外销售,推动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联合体实行生产经营互助机制,由农户和家庭农场发挥农业生产优势,合作社发挥社会化服务优势,公司发挥技术和销售优势,共同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收益。2021年,联合体经营总收入17701万元,实现净利润822万元。其中,2家合作社经营收入2200万元,盈余210万元;龙头企业东坚米业经营收入14640万元,净利润522万元;4家家庭农场经营收入861万元,净利润90万元。

三、增粮增收担使命

一是广泛带动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采取技术指导、农资发放、机械服务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种植水稻6000亩。合作社与多个村民小组签订了撂荒地开垦协议,新开垦撂荒田面积600多亩,投资18.93万元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3.5米宽的机耕道,方便机械下地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二是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依托育秧中心、农机维修站等平台,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人均可获得务工收入5000元。通过联合体共创共建“东坚”“龙回香”“皇师傅”等农产品品牌,让基地农户共享品牌增值收益,带动基地农户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纯收入提高50%。合作社重点培养年轻、悟性高的脱贫户成为农机操作手,并提供农机设备,人均可实现年收入4.5万元。

三是搭建平台促进能力提升。合作社投资125万元扩建了合作社培训中心,累计组织市级以上参观培训会28场,区、乡两级参观培训活动70余场,累计培训8000人次,接待参观人员近2万人次。此外,合作社还在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建立起线上学习平台,邀请多位农业专家采取“短视频+直播”的形式,讲解农业技术,解读农业政策,回答农户提问,让农业科技知识传播效果更好、范围更广。目前合作社已累计发布短视频500多条,总收看量达300多万人次。

来源:《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2022年)》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