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探农事 | 春大棚小型西瓜抢早种植模式栽培要点
发布时间:2023-04-04 16:07: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马超 | 责任编辑:王静中国网讯 春大棚小型西瓜高密度抢早种植模式具有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的优点,已成为北京主产区——大兴区的主要种植模式。目前,在该种植模式下,大兴区春大棚小型西瓜的定植期可提前到2月中旬,头茬西瓜上市时间可提前到5月上旬,同时还保障了二茬瓜的产量,瓜农增产增效显著。因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春大棚小型西瓜高密度抢早种植模式栽培要点,供种植者参考。


品种选择:应选取早熟、易坐果、耐低温弱光、丰产优质的品种,主要有北农佳丽、L600、京美2K、炫彩1号等。建议选择嫁接苗,砧木品种宜选择亲和性强、抗寒性好的南瓜砧木品种,例如西嫁强生、青研砧1号等。

保温措施
1。采用多重覆盖提温。


(1)地膜覆盖。建议选择黑色地膜膜或银灰色地膜进行覆盖。
(2)小拱棚覆盖。小拱棚主要由拱架和农用塑料薄膜构成。其中小拱棚的高度一般为0.8-1米,跨度由畦宽决定,一般为1.5-2米。塑料薄膜多为0.04-0.07米的农用聚乙烯塑料薄膜(PE)或聚氯乙烯长寿膜(PVC)。
(3)保温被覆盖。主要由拱架和保温被构成。其中拱架的高度要高于小拱棚低于二道幕。一般为1.2-1.5米,跨度以半个棚宽为宜,一般为4-5米。保温被以棉毡主要材料。
(4)二道幕覆盖搭建方法。
①搭设铁丝:沿棚室正脊从南到北,在距离棚顶20-30厘米处拉一条铁丝,为二道幕正脊。每隔2-3米用细铁丝拴一个吊挂,将铁丝拉在棚顶的主梁上,吊挂间隔应比流滴膜宽度小30-40厘米左右。
在棚室中间线到棚边线的中间位置,南北方向拉一条铁丝,吊瓜距离与棚室正脊相同,长度40-50厘米,棚室东西两边各一条,称为侧脊。
在棚室两侧棚腰的位置各拉一条铁丝,吊挂长度30厘米,吊挂距离与正脊相同,位于棚室南北两端,东西向用铁丝从棚的一脚直线连接上述5根铁丝后固定到另一脚,使之形成一个边框形状。
②铺设流滴膜:将流滴薄膜由东向西铺在搭建完成的5条铁丝上,后将薄膜拉到棚底部处,两端各留30厘米长。由南到北,将薄膜逐一平铺到5根铁丝上。铺好后在薄膜两底脚用土将预留的薄膜埋好。膜天与膜之间留10-15厘米的重叠区,方便用夹子加紧。
③封闭膜间缝隙:棚膜铺设好后,用夹子将两膜之间预留行通的重叠区卷在一起后夹紧。每隔30-35厘米用一个夹子封闭,将所有接缝夹好,以保证良好的密闭性。
(5)大棚薄膜覆盖。应选择透光性能好、防尘防露、抗压能力强、保温性能强的无滴、无毒、重量轻的透明薄膜。一般用2~3年后更换。目前主要有聚乙烯(PVC)膜、聚氯乙烯(PE)膜和合成树脂涂层(PO)膜等。如果棚膜需要更换,应提前30天以上覆盖,二道幕覆盖宜同时完成,以利于提升地温。
2.采用小高畦种植提温。

畦宽40厘米,高15-20厘米,间距1米左右,距畦中心5厘米处铺膜下微喷带或滴灌带1-2根。
栽培管理要点
1.定植时间。顺义、大兴等平原地区建议在2月中下旬定植,头茬瓜上市时间在5月上中旬,二茬瓜上市时间为6月上旬。
2.栽培密度。采用单行定植,株距为25-28厘米,行距为1-1.2米。亩定植密度为2200-2300株。
3.整枝方式。为保证提前上市,选用“1主蔓结1瓜”的整枝方式,坐果后不掐尖。二茬瓜结果仍以主蔓结瓜。
4.授粉方式。头茬瓜因授粉期温度较低,雄花花粉量少,可采用人工授粉与蜜蜂授粉相结合的方式。如遇因气温过低导致无花粉,授粉坐果困难等极端现象,也可用0.1%氯吡脲进行喷施补救坐果。二茬瓜授粉可直接采用蜜蜂授粉。
现阶段管理意见
现阶段春大棚小型西瓜抢早栽培田间长势
目前该种植模式下的小型西瓜已进入伸蔓期。应加强以下四方面的管理。
1.温度控制
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摄氏度,夜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上为宜。目前可撤掉保温被和拱棚,主要依靠调控大棚侧风口和“二道幕”风口控温。通风遵循“先内后外”原则,即前期气温较低时,仅撤去棚内“二道幕”夹子放风,后期气温高时,在撤去“二道幕”夹子的同时,打开大棚侧风口放风。
2.水肥管理
伸蔓前期以“促”为主,浇好伸蔓水,在植株叶片数10片之前时浇水最佳,每667m2浇水15-20方,可随水追施N:P:K(20-5-25+TE)水溶肥2-3千克或海藻酸水溶肥4-5千克,同时注意促控结合,防止植株徒长。伸蔓后期原则上不浇水或少浇水,以“控”为主,防止瓜苗旺长,影响后期授粉管理。
3.合理整枝
抢早种植选用“1主蔓结1瓜”的整枝方式,整枝时间应适当晚些,以保障前期植株根系的生长。建议主蔓叶片数为7-8片以上时,出现2-3条侧蔓时再进行整枝。整枝应在晴天下午进行,整枝时主蔓外的侧枝全部去除。
4.病虫害管理
目前由于棚内气温较低,西瓜病虫害发生较少。但部分种植户由于放风不及时导致棚内湿度过高,出现少量白粉病。此时,可选用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进行防治。防治白粉病时叶面喷雾水量一定要大,而且要喷匀所有叶片。
(北京美丽乡村网供稿 作者: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