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我曾多次采访过王贵满,认识他已经近20年了。他是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是“梨树模式”的发起人和参与者之一。近日,我又一次对他进行了专访,他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很欣慰,我们的团队找到了黑土地保护的路径图,这就是梨树模式!”
得到总书记的赞扬我激动万分
王贵满说:“我永远忘不了2020年7月22日,在这一天下午,我有幸站在总书记身边,亲耳聆听总书记对黑土地保护作出的重要指示。总书记说:‘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使之永远造福人民。’总书记的指示是对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极大鼓励和莫大鞭策,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想起总书记的指示,我就激动万分,全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王贵满今年61岁。1979年考入吉林省延边农学院农学系,1983年毕业回到家乡梨树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近40年的工作中,有15年他是围着黑土地保护进行的。“梨树模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已经开始显现出它厚重的实力!王贵满和他的团队经过严谨科学的测产显示,用梨树模式种的地比不用“梨树模式”种的地粮食增产8%到10%,在梨树县按照8%计算,每公顷至少能增产2000斤。王贵满说:“我们现在离成功不远了,成功就是让更多的黑土地还像以前那样油光光啊。”“梨树模式”就是以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形成以秸秆覆盖、条带休耕、免耕为主体的技术模式,建立土壤培育与高效利用于一体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从而促进相同类型区土壤环境保护与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梨树模式”有四种种植模式,即: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模式;玉米秸秆覆盖条带旋耕种植模式;玉米秸秆覆盖原垄种植模式;玉米秸秆高留茬垄侧栽培种植模式。
推广“梨树模式”从“懒汉种地”开始
推广“梨树模式”的过程是艰难的。有一年,在梨树县林海镇揣洼子村,一些村民同意试试了,可开春动真章的时候,看到满地横七竖八躺那儿的秸秆,多数人又不干了,说这是“种埋汰地”,是给庄稼人丢脸。于是纷纷撂了挑子。只有一个出了名的懒汉因为“图省事”同意了。因为这事儿,懒汉媳妇要和他离婚。转眼到了出苗期,大伙儿到地里一看,采用秸秆还田的地块,一溜烟的苗齐、苗壮、成线,楞是把传统种植方式给比了下去。到了秋收测产时,免耕播种比传统种植产量高了三成!等着看笑话的人不言语了,一些农民开始接受了这种模式种地。
2018年春季,梨树县遭遇53年来最强春旱,好多地块只见干土不见苗。可旱情竟然没有影响到八里庙村种粮大户卢伟。
“咱这地不怕,不信你瞅瞅。”卢伟蹲下身子,在秸秆下面,手一扒一抠再一攥,一抔掺杂细碎秸秆的黑土被握成了团儿。“这土里有湿气,不然咋能攥成团儿?再往深里抠,还能挖着蚯蚓呢。这是秸秆覆盖还田的功劳啊!”卢伟说。
王贵满告诉记者:“以前种地用农家肥,秸秆经过家畜的消化,转换成粪便回到地里,种地又养地。秸秆是个好东西呀!可大量用化肥后,秸秆烧掉了,农家肥不用了,黑土的营养就一点点流失了,太可惜了!”
怎样才能拦住黑土地的退化?这成了王贵满的心病,他十几年不停地研究、试验,最后认准了秸秆覆盖还田,他说:“这是养地护地最经济有最效的方式!”为此,王贵满先后联络上来自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几十位专家学者汇聚梨树县。在2007年,他们在高家村一块225亩的“破皮黄”地块,进行全县“秸秆全覆盖”试验。
短短几年试验,效果逐渐显现。如今这块地,踩上去脚感松软,当年的“破皮黄”成了实打实的高产田。事实证明,“秸秆全覆盖还田”,保墒、护土、抗倒伏,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黑土层形成。
此项技术不仅可以培肥地力实现节本增效,还有效地解决了水土流失和因秸秆焚烧引发的环保问题,为东北地区耕作制度改革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被《农民日报》采访整理后,向全国宣传推广了非“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的“梨树模式”。而经过农业专家连续10年监测,2007年那块“试验田”,土壤含水量提高了20%至40%,耕层0厘米至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12.9%,蚯蚓数量是常规垄作的6倍。以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为核心的免耕栽培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
“梨树模式”推广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入
王贵满告诉记者:“在‘梨树模式’推广上,我们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入。比如,我们根据梨树模式的需要,和相关部门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免耕播种机。”
记者了解到,2008年,王贵满联合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张旭东,中科院长春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时任梨树县农机推广站站长苗全,快马加鞭地研制梨树模式所需要的免耕播种机。
干啥事儿都得有钱,没钱咋整?张旭东博士说:“有一天,王贵满突然拿来10万块钱,问他咋来的,他也不说。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是以个人名义借来的。我们一看,老王是铁了心啊,我们的劲儿也跟着上来了!”
为了早一点把免耕机研制出来,他们就外出学习,回来后,一遍遍研磨、试验,在不断试验中,中国第一台免耕播种机在梨树县研制出来。
王贵满说:“有了性能先进的自产免耕播种机,什么秸秆覆盖、条带休耕、机械化种植都能解决,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还解放了大批农民,梨树模式真正地实现了成龙配套!”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梨树县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的主旨就是在实施“梨树模式”的基础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实施单元,确定具体实施模式,打破农户间土地界限,规范行距,利用导航作业;在此前提下合理配置农机具,将农资采购、农机作业、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化。主要包括: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和契约化这几个实施手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和部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