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农业中国 > 三农人物

为洋白菜装上“中国芯”——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

发布时间:2021-07-23 09:05:05

“对比优秀共产党员标准,我还有很多不足。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是我们团队一起做的,我只是年纪大一点,做得早一点而已。”中国工程院院士、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不久前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面对来访的记者,他质朴的话语里饱含谦虚,“我这辈子只是做好了一件事。”

就是眼前这位耄耋老者,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彻底结束了我国优质甘蓝种子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攻克了自交不亲和育种、雄性不育育种等一个个重大技术难关,先后培育出四代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早中晚熟配套的优良甘蓝品种。他带领团队育出的甘蓝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占国内甘蓝主产区种植面积的60%,使甘蓝成为老百姓菜篮子里四季常见、质优价廉的蔬菜。

7月16日,方智远院士接受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采访。余瑶摄

为了做好这一件事,方智远默默钻研、辛勤耕耘五十余载,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学家的使命担当。

不畏险阻攀高峰

甘蓝,又称“洋白菜”“圆白菜”“卷心菜”,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天天吃到圆白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国内蔬菜种类少、产量不高,优质种子更少,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种子,价格、质量都不能自主掌控。

1967年,方智远刚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第三年,一封来信影响了他的一生。那年,两广、福建等地百万亩甘蓝突然出现大面积只开花不结球现象,当地政府给蔬菜花卉研究所写了一封邀请信,请求派人前往调查。

与其说是邀请信,不如说是求救信。方智远跟随专家们连夜赶往广东,只见大片大片甘蓝未熟抽薹,农民损失惨重,只能蹲在地头默默流泪。

当地农民种植的正是从国外引进的“黄苗”甘蓝,眼看种子出现了问题,我们束手无策。方智远所在团队深受触动,他们决心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甘蓝种子。

然而,甘蓝原产欧洲,国内育种尚属空白,研究资料和种质材料都十分缺乏。他们只能从零起步,四处“化缘”,在全国搜集种质资源,回来后一头扎进实验室、试验田。

方院士带着板凳下地,站累了就坐一会儿。资料图

作为湖南人,方智远身上有一股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韧劲。一年又一年,他奔波在田间整地、播种、育苗、授粉。一棵甘蓝有近400朵花,花期短暂,他得弯下腰用镊子小心拨开每个花蕾,一朵一朵、一棵一棵地授粉。长年累月风吹日晒,他的皮肤粗糙黝黑,早早戴上了老花镜。

历经千万次组合筛选,1973年,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横空出世,洋白菜终于装上了“中国芯”。

“新品种结出来的球特别大,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杂交优势特别明显。”挪开压在头顶的洋种子大山,方智远轻松不少。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技术选育出的“京丰一号”,产量高、整齐度好、适应性强,迅速在全国铺开。

可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在云南呈贡地区,看到菜市场里全是‘京丰一号’,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摊子上。北京、天津、沈阳、石家庄等地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方智远考虑,解决了自主造、“没得吃”的问题,还要解决品种单一、收获期过于集中的问题。

为此,团队又陆续育出“报春”“晚丰”等6个早中晚期配套优良品种,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甘蓝了。凭着一系列研究成果,1985年,方智远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在攀登上不畏劳苦、不畏险阻的人,才有希望攀登到顶点。”1957年,还在读高中的方智远,在日记中摘录下马克思的一段话,从此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一生为民育好种

“我们做育种,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到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甘蓝,让农民种甘蓝能获得更好的收成、更好的效益。”方智远说。

57年如一日,方智远的眼里只放得下甘蓝,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为了提高甘蓝种植效益,他的团队从不满足于已有成果,不断寻求突破——

为解决生产中病毒病、黑腐病、干烧心病危害,团队开展抗病抗逆育种,培育出第二代甘蓝新品种“中甘8号”“中甘11号”等;

为满足老百姓对蔬菜品质、口感的更高需求,团队育成早熟优质、适于露地种植、口感更佳的第三代新品种“8398”“中甘15”;

为克服自交不亲和制种技术的缺陷,团队研究建立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第四代新品种“中甘21”等;

近年来,团队又在青花菜育种、甘蓝抗枯萎病育种、耐寒越冬甘蓝品种培育方面取得多项进展。目前,全国生产的甘蓝,每两棵中就有一棵是他们团队育出的品种。

方院士田间工作照。

在方智远的办公室里,衣架上常年挂着一顶草帽、一件雨衣,是随时准备下地用的。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方智远深知农民的苦,深懂农民的乐。他和团队成员经常到农村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农民最新技术。“如果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让农民增加收入,我就觉得非常满足了。”他说。

如今,这一朴实愿望,已经在河南济源、内蒙古乌兰察布、湖南衡阳等地开花结果。

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三元清楚记得,2001年他陪同方智远到王屋山区考察制种基地选址时的情形。在大峪镇东沟村,侯三元将当地总结为“三多三少”:土房子多、砖瓦房少,粮食作物多、经济作物少,没钱人多、有钱人少。

这一番话不仅没把方智远吓跑,反而激发了他的决心:越是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产业带动发展!方智远带领团队入驻王屋山区,大力发展杂交制种产业,试点甘蓝类蔬菜种子繁育。

甘蓝制种的单季亩均收益在6000元左右,最高能达1.2万元。有了这份收入,大伙儿的日子眼见着不一样了。“现在‘三多三少’早就倒过来啦,成了‘三少三多’:土房子少、新楼房多,粮食作物少、经济作物多,没钱人少、有钱人多。”东沟村制种致富带头人周和平笑言。

在乌兰察布,寒凉的自然环境曾是农业发展的短板。方智远团队建立甘蓝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后,冷凉蔬菜逐渐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现在,乌兰察布每年种植甘蓝等蔬菜60万亩以上,远销20多个省区市,还出口俄罗斯等国家,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不负祖国不负党

自1980年入党算起,方智远已经有41年的党龄。可若从1959年第一次提交入党申请书算起,这份信念已经持续不止一个甲子。

1939年出生的方智远,见过新中国成立前政治腐败、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场景。5岁时,当日本兵闯进衡阳家乡,他跟着父亲在山上东躲西藏,过足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只有国强才能民安”,一颗火热的种子在他心中萌芽。13岁加入少先队,15岁加入共青团,直到现在,他的红领巾、团费证还珍藏在家里。

1957年,正在衡阳市一中念书的方智远,在日记中摘录了马克思一段话。资料图

“一个人,一辈子,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一个方向,必须有一个信仰。”在入党申请书中,他坚定了自己的追求。此后,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没放弃“搞中国人自己的种子”的信念。

虽已年过八旬,心脏带着三个支架,还受肌酐高等病痛困扰,方智远还是放不下心爱的甘蓝育种。他依然每天到研究所上班,要不就去外地出差,要不就和团队一起调查选种。年纪大了,不能久站,下地时就带个板凳,站累了就坐一会儿。

在妻子章振民看来,方智远一天三班倒,上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还要把资料拿到家里来,一年最多休息一到两天,“之前不听我的劝累倒了,好了之后又下地去了,他是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这份执着真是比不了。”

方智远院士过去几个月的工作安排。余瑶摄

几十年来,方智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和青年才俊。目前,甘蓝类育种团队有成员10人,既有孙培田、刘玉梅、杨丽梅等育种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又有庄木、张扬勇等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

“这么多年我们从方院士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他谦虚低调的作风、执着敬业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格,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杨丽梅研究员告诉记者。

方智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时,他将10万港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了研究所,作为科技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先进科研工作者。

“我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我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祖国对我的培养,才能无愧于党对我的期望。”方智远道出心里话。

方智远院士办公室里的甘蓝种质资源。余瑶摄

如今,在他的办公室一角,二十几个玻璃罐挤得满满当当,3000余份甘蓝种质材料被裹成小包密封保存在里面。这些是他和团队50年来的心血结晶,有力保障了我国甘蓝品种的国产化。更难得的是,这些材料杂交而成的国产优质品种,正沿着“一带一路”出口至甘蓝起源地。

树高逾千尺,根深在沃土。方智远的理想信念就像他培育的甘蓝种子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了祖国大地。

来源:农民日报
责编:姚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