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农业中国 > 资讯

北京海淀打造高质量“农业中关村”

发布时间:2021-02-04 08:57:29

为破解海淀农业发展模式单一、持续增收动能不足等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海淀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本聚集的优势,探索具有海淀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运用在科创领域形成的聚集效应和丰富经验,积极整合资源打造高质量“农业中关村”,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农业发展新路径。

300余家单位加入“农业中关村”

海淀区打造“农业中关村”建设将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思维,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为职责使命,把农业作为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展示的场景地,形成一批具备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服务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推动国际创新中心发展的生动实践案例。

海淀区积极整合辖区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金融机构和传媒单位等成立“农业中关村”产业创新联盟(下称“联盟”),目前已有中国农科院、中化、华为、阿里、大北农等300余家单位加入。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于腾飞告诉记者:“联盟已进入筹备关键期,协同创新交流平台初步成型。”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宋维平表示,联盟有利于“农业中关村”的规划和实现,大北农也愿意在里面发挥自身优势,与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等紧密互动,将海淀区的农业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成果,服务于海淀,服务于北京甚至全国。

为借助科研院所科技优势推动我区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海淀区政府和中国农科院,四季青镇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借助科研专家等外脑力量,在战略咨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人才交流培养、科普教育等多个合作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海淀区积极主动服务院校和企业科技创新,发挥农业园区作用为高新技术提供试验场景,为院校和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中试和熟化试验田,在四季青农业集团、西郊农场、百旺种植园、弗莱农庄等单位和重点园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推进5G智能温室、智慧果园、鱼菜共生、药食同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墨蔬苑、翠湖农业创新工场重点打造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基地,推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

为高新技术提供试验场景

百旺农业种植园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占地面积约500亩,草莓大棚的施肥管道从大棚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为了保证肥料处于合理范围,促进草莓生长,需要监测进液电导率和排液电导率。绿刻度公司提供的太阳能多路电导率远程监测仪,采用太阳能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外接多路探头,插入量桶中即可使用。“手机上可以设置高低阈值,超过范围远程报警,支持手机微信报警、电脑声音报警、电话报警,支持多人绑定设备,管理员能够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及时处理,避免经济损失,适合多点监测、多管理员的场景。”绿刻度工作人员介绍道。

联盟企业绿刻度成立于2016年5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包括各种智能硬件、绿数据平台、绿生活平台。截至2020年6月,绿刻度物联网平台企业用户近1000家,个人用户近10万人,日均为各类用户提供报警次数8万次。

北京圆明园为保持水质洁净,需要对水质及时监测。绿刻度提供的产品“水萝卜”,无需拉线,无需电源,可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测溶解氧、温度、酸碱度、电导率、氨氮、浊度、亚硝酸盐等各种参数,用户可自定义参数高低阈值,超过设定范围可微信、电话报警。

未来,海淀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聚集各类创新要素,积极筹建科创基金支持农业前沿科技创新,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形成新的海淀路径、海淀标准和海淀经验,最终把“农业中关村”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李洪亚)

来源:北京海淀
责编: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