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农业中国 > 地方农业

青海:产业筑底激活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0-12-10 08:50:51

近年来,青海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推动青稞产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青稞米、青稞饼干、β-葡聚糖等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青稞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升,有效地促进了青海牧区贫困牧民群众稳定增收。 本报记者 郜晋亮 摄

收获季节的青海高原上,牦牛藏羊膘肥体壮,沿黄流域的冷水鱼逐年增加,河湟谷地数百亩马铃薯喜获丰收。一幅幅以产业为支撑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开启了一条稳固长效的脱贫之路。

抓特色重效益,激活致富造血功能

“草原的太阳升起来了哟,格桑花儿开了;家里的牛羊多起来了哟,生活条件好了;幸福的日子过上了哟,脱贫农牧民笑了”。

入冬后的直亥雪山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辽阔的森多草原,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其间,贵南迎来了高原丰收的季节。59岁的冷本加在自家门口,望着悠闲踱步的牦牛,用自编的藏歌吟唱着家乡的美好生活。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地处龙羊峡上游,自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探索出“一人一牛,一人十羊”的到户扶贫产业发展之路。2018年,贵南县全面完成30个贫困村退出,2193户8636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如今该地区的黑藏羊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业优势并非一蹴而就,青海省通过落实“试点探索、示范推广、全面提升”三步走战略,集中形成了以股份制合作社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模式和制度。截至目前,全省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数量达到961个,实现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全覆盖。

“2019年,试点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14479元,比6个自治州农牧民平均收入高2925元,高出25.3%,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处长杨毅青说。

育龙头强品牌,释放扶贫带动效应

“高寒、边远、闭塞、草畜矛盾突出”曾经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镇拉格日村的标签。也正是这些问题制约着拉日村的发展,使这个纯畜牧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512元,贫困人口占全村的70%。

“要改变牧民生活,必须抱起团来,走合作社的路子,带动大家共同发家致富。”2011年,二社社长俄多一个大胆的设想,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也改变了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探索科学养畜。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该村已构建起设施养畜、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同时,拓展二三产增收空间,连续八年分红,全村牧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循着“它”的足迹,泽库县雨后春笋般诞生了6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形成了村村有合作社,乡乡有“有机畜牧养殖基地”,户户都是“有机生产畜牧合作社”成员的新格局。

青海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青海在帮扶过程中“输血”和“造血”并重的坚持。

为使村集体经济“破零”,青海省制定了《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全省8个市州43个县(市、区)4172个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目前,基本确保了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家带贫能力强的合作社。

与此同时,青海全力打造“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品牌,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1.3亿元打造“青”字号农产品品牌,先后发布了玉树牦牛、祁连藏羊等16个区域公用品牌。

近年来,在品牌强农政策引领下,高原农牧业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青稞、牦牛、藏羊等一批“青字号”品牌正加速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

促融合拓增收,厚植稳定脱贫根基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的扶贫产业园区里,牧民加央洛赛现在每天就在这里上班。说起拿着稳定工资的生活,加央洛赛脸上扬起了幸福的笑容。“公司会对我们培训,我们编织的毯子卖到了全国,听说明年还会去国外展销,放到以前我都不敢想还能去国外看看。”加央洛赛笑着说。

青海以园区为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在乡镇和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既吸纳当地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也拓宽了当地群众就业渠道。

近年来,青海以三产融合为重点,加快转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合作经营方式。按照《青海省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20年)》,创建了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联贫带贫帮扶机制。

同时,青海积极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动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同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社会化服务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促进农户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牧业产业提质升级。

来源:农民日报
责编: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