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基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一方面发现我国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立下“汗马功劳”;同时,部分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基础不牢靠、结构不丰富、竞争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在发展上“求快求进”,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具体来看,有的地方对扶贫产业主观认识不够,满足于“萝卜白菜、装筐就卖”的微薄收益,停留在提供农业原材料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产业提质增效的长远规划;有的地方特色扶贫产业对单一龙头企业过度依赖,贫困户的“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产业和市场相对单一,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群众增收存在较大市场风险;有的地方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产业链附加值不高,长期来看对贫困群众增收的支撑作用有限,等等。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起手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盯着全面脱贫的“时间红线”,简单满足于脱贫达标的“眼前收益”,扶贫产业就难免在帮扶政策逐渐退出后出现摇摆,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冲击,甚至于出现“返贫”甚至影响基层稳定等问题。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若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扶贫产业必须以品牌为引领,苦练“内功”、立足长远,摒弃“短平快”思想,努力将扶贫产业打造成贫困户摔不烂砸不坏的“铁饭碗”。
扶贫产业涉及到成千上万贫困农户的饭碗,必须最大程度确保贫困群众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总体来看,扶贫产业要立足长远发展,要以品牌意识为引领,推动扶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贫困地区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才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持久动力。
要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扶贫产业作为帮助农户脱贫的最大杠杆,不能一味闷着头往前推进,眼里只有个“最低收益”。一个品牌可以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事实上,贫困群众只是缺乏对发展产业的办法,并不缺乏发展产业的主观动力。要积极探索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方式方法,变“输血”为“造血”,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和生产劳动技能培训,多传递市场信息,多交流行业变化,多讲授品牌故事,只有让贫困群众从心眼里认识到,品牌不仅能助脱贫还能帮致富,逐步改变粗放的产业发展方式,打造出更多优质农产品,才能真正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放在十年前,农业生产还多处于“以量取胜”“广种多收”的粗放时代。对于什么是农业品牌,为什么要发展农业品牌,别说贫困群众,很多“三农”工作者也缺乏清晰的认知。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有特色”转变,这就对农产品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品牌是品质的体现、信誉的凝结,品牌农产品也成为当前人们个性化消费的首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引导贫困农户成立各类合作组织,积极塑造合作社品牌或产品品牌,抱团发展、抱团开拓,在市场竞争中开辟增收新路径,引导农户在产品溢价中建立完备产业思维,不断促进扶贫产业质效双升。
要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把控能力。近年来,为了帮扶贫困群众,云南怒江州发展了110亩草果产业,云南鲁甸县的花椒产业,也都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这些地方性扶贫主导产业,往往由单一龙头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消化,产业和市场相对单一,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弱,一旦产业扶贫政策发生变化或国内外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市场风险大概率会传导至基层贫困农户,影响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各地要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类企业,丰富企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品牌,扩大农险规模,兜牢贫困农户“稳稳的幸福”。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脱贫群众的数字化知识欠缺和技能普遍不足,加强电商经济等方面的培训,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动贫地区农产品出村进城,避免出现数字时代的“贫困户”。
当然,品牌并不是万能的。关键是搞懂弄清产业发展逻辑,坚持对标市场需求、对标市场竞争、对标致富奔康,避免闭门造车、埋头蛮干、贻误战机。说到底,只有生产出好产品、找到好销路、卖出好价钱,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强产业富农户,打牢乡村产业振兴的根基,让扶贫产业“基业长青”,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