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农民收割打捆小麦秸秆。资料图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以生产强筋小麦著称。延津县的100多万亩小麦中,超过一半种植的是优质强筋小麦。每到“三夏”时节,行走在延津乡间,处处麦浪滚滚、麦香四溢,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中争分夺秒地作业,忙碌与喜悦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丰收图。
然而收割机带走了麦穗,留下的是一地的秸秆。近几年,延津着力打造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生的秸秆也是数量惊人,2019年达到了100多万吨。随之而来的是种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火灾隐患,甚至人员伤亡。即使堵住了焚烧秸秆的口子,如何处理这些农业废弃物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要想实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向“中国第一麦”跃进,延津县必须要过秸秆处理这一关。
近年来,在延津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延津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从秸秆的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在政府、企业、农民的多方作用下,过去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现象大大减少,农民自愿地收集秸秆送往回收点用作发电燃料,各种形态的秸秆产业方兴未艾。延津的探索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从“偷着烧”到“自愿交”
丰收时节,在延津县榆林乡官亭村的秸秆回收点,不时有村民开着三轮车进进出出,送进去的是满车的秸秆,出来时载着一袋袋化肥。村民李金阳家里种了4亩多地,用地里的秸秆换来4袋肥料,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用秸秆换化肥了。
2018年以来,延津县按照新乡市政府部署开展秸秆离田项目,试点“农业运营公司+收储中心+农户收购站”的发展模式,在全县4个乡镇设立20个秸秆收储运示范点,个人自发性秸秆收储点若干个。将秸秆禁烧工作由堵变疏,引导农户将秸秆送到草场,解决秸秆无处存放、乱堆乱放等问题。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将秸秆运到回收试点,平均一吨秸秆可以换一袋有机肥。投入运营以来,这些示范点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对于李金阳来说,将秸秆送到回收点已经成了习惯。如今在延津,收割机身后紧跟着配套的秸秆打捆机是收获季节最常见的风景。秸秆现场打捆,然后送到回收点换化肥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选择。
除了换来化肥,绿色环保秸秆处理模式也实实在在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以往每到“三夏”时节,为了躲避白天里秸秆禁烧工作队的严查,很多人就夜里偷着烧秸秆。一到傍晚,村里到处烟雾弥漫,让人眼睛都睁不开。在试点工作开展后,村里烟雾渐渐消失了,过去像小山一样堆积在家门口和路边沟渠、十分碍事的秸秆也不见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村民的幸福指数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不仅污染少了,村民口袋也鼓了起来。试点工作实施当年就为农民增收210万元;带动贫困户1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近1000元;同时带动农机手及农民劳动作业实现收入130多万元,实现税收近20万元。
从单打独斗到引入社会化资源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秸秆“收”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该怎么实现资源化利用?延津县的实验很早就已启动。
十余年前,延津县就已经开始实施利用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的项目,并将其作为“生态富民工程”的突破口,县财政投入资金719万元用于农民建池补贴,建成沼气池4万余座,河南省仅有的两个“生态富民工程”试点村均在延津县。石婆固镇南郑庄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把秸秆粉碎以后代替人、畜粪便作为沼气原料发展沼气,设计出搅拌装置,提高沼气产气率,走出了一条没有饲养业也能发展沼气的新路子,项目成果得到省政府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然而仅凭农民自建的沼气池并不能消化数量如此巨大的秸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延津县选择了引入社会化资源。
当前,延津县正在多渠道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该产业园位于延津县中南部,涉及10个乡(镇、街道)和1个产业集聚区,小麦种植面积53.5万亩,是小麦产业的核心区域。其中,秸秆资源化利用园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延津县正在与河南延津长青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规划建设“延津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以压缩小麦秸秆为主要燃料,代替煤等化石能源进行火力发电。
据延津长青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利用秸秆、玉米芯、花生秧等农林废弃物发电是生物质发电的形式之一。与传统火电相比,除了燃料属性不同外,生物质发电原理、生产方式及电能质量没有差别。而且生物质燃料平均含硫量远小于煤,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很低,与生物质自然分解条件下的排放量相当,是一种环保清洁的发电技术。同时,秸秆收集、运输和储存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够给农村地区创造数量相当可观的就业机会。农民把粮食等主产品出售后,还可把秸秆卖给电厂,增加收入。而秸秆燃烧后的底灰、炭灰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元素,将底灰、炭灰返还到土地,又可降低农民施肥成本。
据了解,“延津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占地面积212.47亩,总投资4.4亿元,劳动定员156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消耗农林废弃物45万吨以上,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2.16亿千瓦时,供热能力110蒸吨/小时,居民供暖面积150万平方米,年供热量150万吉焦。同时替代标准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5万吨。仅燃料收购每年就能带动地方1.2亿元的收入,解决就业1000余人,每年产生税收2000余万元。可以说,该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延津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并且在环境治理、农民增收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从“没人要”到“抢着收”
今年,延津县石婆固镇南秦庄村国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绿宝”品种甜瓜又卖了个好价钱,其中精品瓜能卖到每公斤14元。
“绿宝”是老品种甜瓜,虽然甜度高,但是相对于其他品种出棚时间晚,所以这两年在市场上一直处在边缘地带。很多“绿宝”种植户看到效益不好,都改换了别的品种,而国泰合作社却在这个面临淘汰的品种上玩出了花样、尝到了甜头。其中有什么秘诀?合作社负责人秦太国表示,瓜能卖出好价钱,都是因为用了秸秆。
2015年,在延津县扶贫办组织的农业培训上,秦太国首次了解到秸秆发酵种植能解决“绿宝”出棚晚的问题。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秦太国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用新技术试种了少量甜瓜。没想到的是,第一年秸秆发酵种植的6亩地较往年提前7天出棚。5月份,甜瓜一天一个价,别看只提前7天,但价格刚好赶上最高峰,收益增加了近一倍。
“秸秆通过专门的菌种处理后,深埋大棚地下。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得到增加,地温和气温都可提高2℃左右。秸秆发酵种甜瓜,化肥农药用量少,甜瓜的甜度大、品相好、上市早。”秦太国说,解决了“绿宝”的“致命缺陷”,秸秆发酵种植迅速在合作社铺开。5年时间,南秦庄村运用秸秆发酵种植的瓜棚已达180亩。
在司寨乡范庄村,秸秆有了新的利用方式。范庄村村民陈少华退役返乡后,发展起牛羊养殖产业。他善于钻研,利用小麦、玉米、花生秸秆加工成饲料。原先一头牛一年需要消耗一吨左右的饲料,现在只需要把农作物秸秆回收、打碎即可代替饲料喂养,不但降低了喂养成本,而且秸秆饲料还绿色环保。
看到秸秆饲料的前景,陈少华干脆成立了草业公司,专门从事秸秆饲料生产。由于效果好、性价比高,陈少华的秸秆饲料成了抢手货,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地的商户纷纷前来找他购买。目前,延津本地秸秆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陈少华还需要收购调运周边县市的秸秆。
秸秆还可以做成工艺品,比如小麦干花。在小麦成熟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收割,晒干后经过上色、造型等流程,就可以形成富有意趣的干花工艺品,极具观赏价值,在干花市场很受欢迎,每亩产值可达5万元。
很多农民也直接把回收的秸秆打捆,卖往山东、河北等地,用于造纸、菌类栽培以及生物质发电等。收回来的秸秆一吨成本约在270元,销售出去后,利润在100多元。目前,延津已经开始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秸秆收储市场,不少农民通过秸秆利用实现了就业增收。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延津县的秸秆从不受人待见的农业废弃物变成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跨过秸秆这道坎,延津县继续向着“中国第一麦”的目标蹄疾步稳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