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唐山锚定“高质量”

发布时间:2020-07-29 09:41:37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孙维福 | 责任编辑:王静

港口货物吞吐量均居全国和世界第三,工业经济总量年年位于全省之首,全市建成区面积10年增加117平方公里,达到530平方公里……这是河北省唐山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10年前视察这座英雄城市时作出的“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重要指示,交出的亮丽答卷。

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不是单指城市工业,还包括农业农村,需要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需要全地域、全产业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北依燕山、中有平原、南向大海、地处华北东北通道咽喉位置、位居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地的工业重镇唐山,坚持“转身向海开放发展、调旧育新转型发展、融入京津协调发展”大方向,将乡村振兴战略锚定在“高质量”坐标系中推进实施,正在书写城乡共荣共兴的精彩篇章。

密接京津,加快建设“三大基地”

优质的粮肉蛋奶、鲜嫩的瓜果蔬菜、肥美的鱼虾蟹贝,北京、天津市民会不经意发现,这几年他们的菜篮里餐桌上,很容易就能对应到这些农产品的出产地唐山。迁安水景、滦州古城、南湖秀色、曹妃甸风光、菩提岛海韵,乐观豁达的唐山人也早已对越来越多来客们的京腔津音习以为常。

类似的场景、感受,随着唐山全面加快“三地”(京津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环京津生产加工物流基地、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已然成为三座城市间的物流往来、人流互通常态。

夯实唐山三个基地建设底座的,是60个粮油标准园、60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是年产970万吨瓜菜、108.8万吨牛奶、62.3万吨猪肉、3380.2万只家禽存栏、29.5万吨禽蛋,还有占全省半壁江山的海淡水产;是43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96个知名农业品牌;是14条省级精品乡村旅游线路、804.3万人次的休闲农业年游客接待量。

同步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空前

今天的唐山,随着京唐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京唐曹动车成功开通,已经实现半小时入津、1小时进京。城市规划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显著提升了这座百年工业基地的城市功能,长期困扰唐山的钢铁围城、重化围城、污染围城问题,得到突破性解决。

与城市建设治理同步,从2018年开始,唐山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确定“全域开展环境整治、力争提前一年完成”的目标,组织开展村庄清洁、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两高”(高铁、高速)沿线整治六大专项行动,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整治攻坚战。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据唐山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10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投入105.2亿元,绿化植树258.4万株,安装路灯10.6万盏,全市域实行了市场化保洁模式,543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2022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有效管控,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80公里。

精准施策,确保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自2017年8月正式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唐山市委、市政府主动确立“在全省提前一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目标,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落实精准脱贫方略,持续“铆劲”加力,全市建档立卡的4617户10411人已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一连串实实在在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投入。

一是产业扶贫提质增效。2018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唐山市累计安排落实产业扶贫资金27258.596万元。产业帮扶企业35个,扶贫企业以不低于10%的比例(2020年开始不低于7%)每月向贫困户兑现收益。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获得收益1423.1万元,户均收益3500多元,实现了建档立卡户产业项目全覆盖,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二是就业创业分类施策。全市筹措资金发放扶贫专岗补贴1000.54万元,从就业补助资金支出求职、职业培训等补贴284.7万元,引导1087名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做到了应培尽培;三是健康扶贫降线减负。取消门诊特殊疾病、大病保险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起付线降低50%,贫困患者医疗报销比例调整到90%。全市714名患30种大病贫困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救治率达到100%;四是民政救助托底保稳。2019年,唐山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824元,远高于国家贫困线,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员)中有5328人纳入低保;将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728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6756元。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4995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9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4995

广告合作:0086-10-8882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