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在分拣梨枣。王鲁兵摄
盛夏时节,沿着一条宽阔油亮的柏油路走进山东省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路的两侧一望无际的梨枣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村庄镶嵌在3200亩翠绿的梨枣林中,如同进入了世外桃源。
位于渤海湾南畔的大陆村以梨枣种植闻名乡里。近年来,大陆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梨枣产业。
从“水土不服”到长成“摇钱树”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也是推动广大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关键。自1998年开始,我们村就抢抓市场机遇,从山西引进梨枣种植,通过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方式,在206国道两侧种植500亩。但是刚开始种植梨枣就碰到了种植成活率不高、没有相关技术经验等‘水土不服’难题,我们村两委带领老百姓通过找专家和自己探索等形式,用了大约5年时间终于引种成功。”该村党支部书记陆运泽说。
梨枣是一种“冷门”水果,市场不大但是价格不错,大陆村人能够保持住这个种植特色,既得益于大陆村人善于钻研技术,接连过了梨枣成活关、管理关、销售关,更得益于对市场的维护,对外地来收购梨枣的商户用心做好服务。久而久之,大陆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梨枣市场,老百姓种梨枣也就不愁卖了。
大陆村摸到了发展梨枣产业致富的门路,并逐步辐射带动周边12个村、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年销售优质梨枣7500吨规模。村民也成了种植管理梨枣“土专家”“泥秀才”。这个420户1400口人的村庄用梨枣产业这一“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每年仅梨枣销售收入就达到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万余元。
从“推车叫卖”到培育出“两中心”
种植成功后,销售又成了一个难题,没有市场,村民只好开着拖拉机、三轮车到周边城市售卖梨枣。为保证梨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该村积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新扩建6900平方米梨枣交易市场,建设1800平方米集展示、储存、实验为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解决了梨枣种植、销售、储存难题。
冷链物流是果蔬发展绕不过的门槛。大陆村每个果农家里都利用闲置侧房建了小型“冷库”,加上该村建造的300吨梨枣保鲜恒温库,妥善解决了梨枣的储存难题。同时,引进培育不同梨枣品种,拉长收货时间,早熟20余天、晚熟10余天的新品种梨枣在大陆村都已初具规模。每年到收获季节,来自国内各地的收购商就会云集大陆村梨枣交易市场,根据各自需求采购产品。光有产品没市场的问题解决了,大陆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梨枣生产基地,是全国梨枣价格形成中心、交易中心。
从“单一种植”到农文旅“三融合”
“我们村农户从起初种植梨枣时是‘各自为战’‘单一经营’。如今我们采取了‘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大陆梨枣合作社,采用最先进的节水、节能滴灌技术,统一推广农业有机肥料,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已实现亩产达6000斤。”陆运泽说。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提升梨枣质量品质,大陆村投资230多万元,建成5300平方米的大陆为农服务中心,充分整合现有供销社网点和农技、农资、电商等资源,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服务于农,便捷于农,带动周边10公里内12个村庄1000多户枣农,形成了从耕种到销售的全程服务体系,建成梨枣田园综合体。
依托梨枣种植业,大陆村还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版”。自2017年开始,先后举办了三届“卜庄大陆梨枣节暨侨乡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梨枣经营户、社会各界朋友和当地枣农欢聚一堂、交流种植技术,品味梨枣甘甜、共享丰收喜悦;形成了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品牌意识,不断增加“大陆梨枣”知名度,“大陆牌”梨枣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
目前,大陆村文明户达到总户数的90%以上,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等称号。凭借“梨枣”这一特色产品,大陆村在收获着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陆村人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