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农业中国 > 资讯

我国旱作节水农业不断创新发展:水善利万物 节用惠千秋

发布时间:2020-07-03 10:23:59

夏日的午后,骤雨初歇。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郑庄子村村民周俊友,站在自家的温室大棚前,喜不自禁。他指着大棚前的一个集雨水窖兴奋地说:“今天雨下得时间不长,但水窖还是存下了20立方米的雨水。如果下得再长一些,这个水窖就可以装满100立方米的雨水,一年浇灌用水都不用发愁!”

周俊友家的这个集雨水窖长56米、宽3.15米、深1.1米,里面放置了一个软体集雨装置。记者了解到,该装置是由高分子“合金”织物复合材料制成,高强度、耐拉伸、柔韧性好,还耐酸、耐盐碱,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这种软体水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它建在设施农业闲置空地上,不用砖石水泥,不破坏耕地,环保绿色。

综合技术持续发力

了解这一水窖的由来,要把目光转向2017年。当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创新集成了软体集雨窖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开辟了节水农业的新模式和新路径。软体集雨水窖不用硬化土地,相比于传统水泥建成的集雨窖,成本大大降低,且更加环保。据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副处长吴勇介绍,华北设施农业上采用软体集雨节水技术,一个标准大棚配备150-200立方米方软体集雨窖,一年可循环蓄雨300立方米以上,能满足一年两季蔬菜生产的一半用水需求,即减少抽取一半的地下水。在西北果园采用软体集雨补灌技术,配备8-30立方米集雨窖,可解决抗旱补灌的关键水,苹果等经济作物每亩可增产200公斤以上。

“这种水窖积攒的雨水还特干净,不用进行二次净化就可以使用。”周俊友指着棚膜上流淌的雨水笑着说,“我们积攒收存的水都是从温室大棚膜上流下来的雨水,可不是拦蓄地表上的雨水,用这种方式积攒的雨水水质特好,没有地面污染物。”

周俊友的温室大棚里,2米多高的秧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番茄。“去年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帮我们建了3个集雨水窖,还把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里来,然后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浇灌,让温室大棚内湿度适宜,病虫害大为减少。由于浇灌的是清洁的雨水,番茄变得特别甜。”周俊友说。

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首席专家郭云峰介绍说:“全市20多万亩温室大棚,如果全部建集雨水窖,每年节水量将达到2000万立方米。”

软体集雨节水技术只是我国近年来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保水保墒、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抗旱抗逆、耐旱品种等节水技术不断推广,每年应用面积超4亿亩次,其中喷灌微灌1.49亿亩,水肥一体化超过1亿亩。

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取得了一大批旱作节水农业科技成果。西北地区以地膜覆盖聚水保墒、集雨补灌和膜下滴灌为主体,华北地区以深耕深松、秸秆覆盖还田和水肥一体化为主体,东北地区以深耕深松蓄水、坐水种植和水肥一体化为主体,西南地区以集雨补灌、地膜覆盖和生物篱保土保水为主体的中国特色旱作节水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

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汤松介绍,节水农业技术见效快、效益高,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使玉米亩增产约200公斤,冬小麦亩增产100公斤,马铃薯亩增产1500公斤。蔬菜水果采用节水技术每亩可增产300-500公斤,亩节本增效达到600-1000元,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绿色抗旱潜力大

200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旱作农业的一次深刻革命。仅推广这一项技术,玉米种植范围扩大到年降水量350毫米以上、海拔2300米以下的地区,增加种植面积1亿亩,亩增产300斤以上。

但地膜覆盖技术在造福旱区农民的同时,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也越发引起重视。据统计,我国地膜使用量约150万吨,覆盖面积超过了3亿亩,回收利用率不高,局部地区地膜残留量每亩高达27斤。

“地膜残留的危害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机作业;二是阻隔水肥运移,降低有效性;三是影响作物出苗生长,降低产量。”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严昌荣介绍。

这一问题逐步引起国家及有关部门重视。2016年,国务院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地膜残留污染防控工作重点。201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出台,其中第二十九条提出“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使用生物可降解农用薄膜”。去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明确了地膜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制度措施、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去年11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示范推广生物全降解地膜、高强度易回收地膜替代传统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是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的聚合物制成的塑料薄膜。”严昌荣告诉记者,尽管配方、加工工艺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覆盖使用后,一般在30-150天开始降解,作物收获后短时间内可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虽然全生物降解地膜购买费用要高于传统地膜,但如果核算综合成本,传统地膜的使用成本包括购买费用、回收费用以及潜在危害成本,那么全生物降解地膜则是较好的选择。”严昌荣向记者介绍,除了提倡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外,农业生产主体应尽可能少使用地膜,全膜改半膜,并通过秸秆覆盖、探墒播种、保水剂、抗旱剂等方式替代一部分地膜,促进旱作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科学灌溉有讲究

近日,河北景县也传来捷报:经专家测产,2000多亩冬小麦在春季少灌一水的情况下,实打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609.75公斤。河北全省约1600多万亩麦田春季少灌一水,压采地下水约8亿立方米。这一节水丰产双赢的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原来,作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河北省近年来大力推广以冬小麦足墒播种、播后及早春镇压、测墒节灌、高效节水灌溉等为主要内容的全程节水技术。针对冬前积温高、冬季降水偏多、底墒足,冬小麦带绿越冬、群体足的情况,推广免浇冻水、早春麦田镇压以及春季麦田肥水后移等措施,春一水推迟到小麦需水的关键期——拔节期。5月上旬,河北麦区有两次大范围的降水过程,正值小麦扬花需水高峰期。由此减少了一次灌溉水,实现了春灌一水、亩产千斤的节水高效丰产目标。

“少灌1水每亩可节水约50立方米,今年小麦春灌,抓住了墒好苗好的有利时机,在华北冬麦区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既保证小麦丰收,还节水压采超过8亿立方米。”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所李科江研究员表示。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基于墒情监测的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早在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印发《2020年春季冬小麦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有序做好冬小麦春灌,助力冬小麦稳产丰产,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意见》明确提出,华北麦区春灌宜立足较好的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以“减”为主,少灌1水,综合配套抗旱保墒措施,努力争取节水压采与稳产丰产的双重目标。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在顶层设计上,全国农技中心3月印发《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方案》,初步构建绿色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水肥一体化、测墒节灌、软体集雨补灌、垄作(覆膜)沟灌、蓄水保墒、地膜减量替代、抗旱抗逆等七大旱作节水技术。下一步,旱作节水农业将统筹“三水协同”,围绕“五大环节”,实现“三个转变”。“三水协同”,就是统筹考虑农业各类水资源,协调水资源消耗与作物生产的关系,从单一用好天然降水向优先利用天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控制使用地下水转变;围绕蓄水、保墒、集雨、节灌、抗旱五大环节,创新构建绿色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实现从地膜覆盖技术为主向绿色旱作节水技术体系转变;针对干旱和缺水地区不同水资源禀赋和关键问题,确定不同区域发展方向和技术模式,实现由传统旱作区为主,向干旱与缺水地区并重的转变。

来源:农民日报
责编: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