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绵延,绿竹满坡,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四龙村,一条宽阔平整、干净亮丽的水泥公路从村头延伸至村尾;在五云山生态园,水清岸绿的梁滩河流淌而过,滋润着园中的葡萄树与草莓地;在景观河坝边,垂钓者惬意地等着鱼儿上钩;在桥东河畔的便道上,村民们悠闲地散步聊天……
2018年以来,回龙坝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铁腕整治“散乱污”、彻底改变“破断窄”“脏乱差”,美化环境底子、畅通民生路子、提升美丽颜值,两年稳扎稳打,回龙坝镇实现“华丽转身”。
水清岸绿
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桥东河旁便开始忙碌起来了,3名河道保洁员拿着扫帚、推着垃圾车行走在桥东河两岸,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岸边的白色垃圾。
桥东河的整治分为日常清理和专项清理,每天3名河道保洁员进行日常巡查、清扫,同时每周会有4名河道清淤人员进行一次“清淤行动”,打捞清理桥东河的淤泥、青苔以及垃圾等。
这只是回龙坝镇河道整治的一个缩影。该镇涉及4条区级河流、总长38.8公里,9条镇级河流、总长29.8公里。2020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回龙坝镇建立“一河一清单”制,以镇河长带领监督河道治理,压实责任制。将问题逐一清单化,细化污染问题,找准污染源头。
为保障河道畅通、水质清澈,辖区民间河长、义务清漂员、河道保洁员等64名“保河者”对辖区河道采取“拉网式”集中清理,从上游至下游、从生活垃圾到枯枝烂叶,不漏一项。
曾经,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以及周边织布厂废水直接排放入河,河道宛如臭水沟。水葫芦、枯树枝、淤泥到处都是,加上居民环保意识不强,河道两岸白色垃圾、杂物、青苔更是随处可见。
“前几年梁滩河的水莫说吃,连洗脚、洗手都要不得,臭气熏天、满河污水。”世代居住在梁滩河边的村民颜乐华说,“现在的梁滩河一年一个样,越来越漂亮。”
自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梁滩桥村全村动员、全民参与,通过开院坝会、走村入户,向群众普及“河长制”的内容、宣传生态环保工作的必要性,推动村民自觉保护境内河流。
同时,结合梁滩河综合治理工程,回龙坝镇推进配套5公里“民心便道”项目,以治理坡岸为主,兼顾改善居民出行及流域生态环境,投入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稳固河岸岸坡4.64公里。
如今,梁滩河回龙坝段两岸翠竹青青,河道旁格桑花花开正艳,成为“网红打卡点”。晚饭过后,常有居民三三两两在梁滩河便道上漫步、拍照,孩子们嬉戏、追逐。
路通水来
周祥华是回龙坝镇五云山村村民,早年主要依靠出售自家种植的蔬菜和圈养的家禽维持生活。“前几年,门口的路一直没有修好,每到镇上的赶集日,都是靠自己肩挑背扛,把蔬菜、家禽带到镇上去卖。”每次回到村里,看到施工队在平整道路,周祥华心里就日日期盼,希望这条路早日完工。2019年,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现在,周祥华只需把要卖的东西准备好,搭乘邻居的摩托车或者乘坐乡村便捷巴士,即可“一站式”到达镇里。
农村道路建设是改善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回龙坝镇在现有70余公里硬化道路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完善,突破单一“纵向道路”瓶颈,积极沟通协调、挖沟填方、聚力铺整,逐步编织出四通八达的网状道路,改变了交通状况和村貌,更为村民铺平了致富路。
目前,回龙坝镇已完成13公里横向路的路基开挖,新建入户便道5公里,初步实现了“村村有管网、户户通公路”的目标,彻底解决了全镇2000余户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沿山四好公路、沿河滨河大道、沿山饮水工程……近年来,回龙坝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块短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9年,回龙坝镇将沿山饮水工程列为重点工作。经过多方协调研究,最终,“分段提引、分区供应、低位自流”的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一条始于场镇安置房自来水接口,途经铁路下穿道,最终遍布沿山12个合作社的供水管网铺装成功。
“自来水确实方便,关键还安全,现在洗衣、洗菜、做饭都靠这个。”四龙村村民艾兴才终于告别了靠井饮水的日子,指着自家的水龙头说。
如今,通过新建2座加压泵站、4座中转水池和2个高位水池,铺设36公里主辅管道,回龙坝镇成功为沿山2552人“送水入户”。
树绿村美
“现在路通了,河道也修好了,什么都方便了,乡村环境该一起维护了。你们家的鸡不要散放,找个地方圈起来养。”“你家门前垃圾放了那么久了,赶紧清理了……”在回龙坝镇西溪桥村的一场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院坝会上,牛儿山垭社社长申惠率先抛出话题,一一指出了每家每户的情况。
在西溪桥村党支部书记胡祥兵的主持下,村民就加强自身环保意识、提升村容村貌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村里垃圾桶不够啊,我家离垃圾桶太远了。”
“是啊是啊,垃圾清理也不及时,夏天到了,容易招蚊子。”
“我建议自家管好自家范围的卫生,谁家不干净就惩罚谁打扫公共区域。”
“对对,就是要做到‘零容忍’,如果只是不痛不痒说几句、做几下,根本就不会有效果。”
…………
当天,村干部也趁此机会对垃圾分类、改厨改厕、管道排污、家禽圈养、卫生整治等工作进行了宣传,并现场评选出了“美丽庭院”,推选了网格长和管理人员,明确责任范围,并建立起评比学习机制,鼓励村民齐心协力开展好人居环境整治。
如今,走在西溪桥村的乡村小路上,地面十分整洁,放眼望去满是绿色。农家小院房前有花草、屋后有绿树。不仅乱扔垃圾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还自发养花种草,打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回龙坝镇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划分128个片区,涉及包片责任人111人、党员488人、居民代表257人。由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动人大代表、志愿者、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使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逐渐成为农村群众的共识,引导群众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成立督查工作组,分3个专项督查小组,制定督查考评细则,形成月评比、季考核、年奖惩机制;建立“红黑榜”,采取定时督查和人大代表暗访相结合的形式,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目前,已开展不定期暗访督查6次,发现问题50余处,一一进行了督促整改。
如今,杨合湾山地葡萄园、五云山生态园、彩月桃花基地、红岭溪谷沿山农业观光带等生机勃勃、叶肥果美……回龙坝镇还是乡村旅游的重点镇,各种果园、生态园为回龙坝镇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市民们休闲度假、赏花摘果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