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小院”,早就想写一写。但是,“科技小院”的内容太丰富,好故事太多,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写才好。后来,我参加了一次重要活动,其中有项内容,是宣传一个教授长年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最后积劳成疾,不幸病故。事迹非常感人,讲述者热泪盈眶……走出会场,我在感动之余,也联想起来有些类似宣传,大多充满了悲情,被宣传的典型人物,不是以身殉职,就是满身疾病,或是牺牲个人生活乃至舍却亲情等。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为农民服务,需要做出很大的个人牺牲。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于是,我想到了“科技小院”,想到了科技小院中的老师和学生们。他们常年在农业生产一线,很苦很累,但是个个都很健康,晒黑的脸庞上总是充满了阳光。我就觉得,小院有一种“魔力”,让在其中的普通师生们都很快乐地工作,在为农民服务中成就自己,而不是牺牲自己。
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个顶尖教授团队,于2009年创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把研究生培养、科研和服务农民这三重目标,很好地结合到一起。第一个小院建在河北省的曲周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已经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近年来,科技小院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获得了《农民日报》“中国三农创新奖”第一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重点报道,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表彰等。
科技小院有一些独特之处,显著区别于其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第一,研究生常驻。研究生(通常是专业硕士生)入学后,先在校内学习半年;然后到科技小院里常驻两年;再回学校,用半年时间写论文答辩毕业。科技小院,通常设在村里,或者龙头企业的基地里。之所以叫“科技小院”,是因为这种模式创建之初,师生们的食宿和工作的落脚点,都在村里的农家小院中。常驻,就是“长住”——在北方一般住半年左右,在南方则要住10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每个学生都写日志,记录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常驻,是科技小院最重要的特色。其他方式的农业技术推广,通常是专家不定期去指导培训一下,而不是常驻。科技小院,则是通过研究生的常驻,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
名称叫“小院”,作用并不小。例如,最早设在河北曲周县的科技小院,帮助村里的农民种植小麦和玉米,实现了增产增收。当地领导高度重视,在全县推广科技小院的技术,使得全县的粮食产量大增。又如,广西有一个数万亩的香蕉园,裂果是个大问题,设立了科技小院之后,发现是土壤有问题,通过改良土壤,解决了裂果问题。再如,四川凉山州布拖县是国定深度贫困县之一,马铃薯是当地的主要作物;在该县马铃薯种薯基地设立的一个科技小院,有两三个研究生入住,半年之内,就让原原种产量翻了一番。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事先并不指定题目,而是由学生到生产实际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有些实际问题,农民自己没有发现,而是被师生们发现并提出来,拿出解决方案。例如,福建省平和县是蜜柚生产大县,蜜柚的市场价值很高,科技小院的师生们经研究试验发现,农民的化肥投入太多了。科技小院的试验和初步推广结果表明,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仅此一项,全县农民每年就可节省数亿元肥料成本,并且还有利于减少土壤板结和水污染问题。
第三,覆盖生产全过程。每个科技小院都聚焦一种作物,覆盖整个生长过程。这正是农民所需要的,因为,通过全套技术方案,解决好各个环节的问题,农民才能最后获得好的收成,获得更多收入。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比传统的单一专业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第四,工作可持续。每个科技小院,通常有几个学生同时入住,有老生也有新生。老生毕业走了,又有新生进来,使得科技小院的工作有了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这也可以使得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科技小院的魔力就在于:既受到了农民的极大欢迎,也大大激发了师生们的积极性。因为,科技小院做的事,既是农民需要的事,也同时是学生和老师们需要的事。学生们进入科技小院,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也是在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更能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养,包括人文情怀、吃苦精神、各种实际工作能力等等。一个农业上市公司的老总公开宣称:只要是科技小院出来的学生,不仅都要,而且起薪高出50%!对于老师们来说,科技小院就是很好的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可以获得各方面的长期大力支持,何乐而不为。科技小院,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与个人牺牲,而是互利互惠的,因此,很有生命力,可复制,易推广。
正是看到了这种魔力,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起建立了“科技小院联盟”,依托各省科协组织,联合各省农业高校,推广“科技小院”模式,获得了广泛支持和响应。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在四川、福建、江西、广西等省区,推动新创建了三十多个新型科技小院。有的省份已经将建立科技小院写入了农业农村工作文件。今后几年,将有更多的科技小院,出现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