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8日讯(记者 王静)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帮助农民工找到工作?5月2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
李克强总理心系农民。他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李克强表示,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而且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而且我们还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盘点总理记者会上“三农强音”
回望以往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媒体记者备受关注,一问一答之间,无不透露他对三农问题的关切。中国网《农业观察·两会聚焦》栏目发现,“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就业”……总理的“三农强音”掷地有声,温暖民心。
给农民带来哪些利好
1982年,我国确定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经历过两轮土地承包期——第一轮是1983年-1997年,期限15年。第二轮从1997年-2027年,期限30年。
而在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把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延长30年,从2027年到2057年,期限30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多方面发力,包括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等等。
2018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新建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建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有望成为现实。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正在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新时代农村弄潮儿……他们蓄势待发,奋力崛起。看完这些,你们对农业的未来是不是充满期待呢?
本期责编:王静
制图:姚宇琛
栏目策划:魏博 王静
栏目定位: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问题。针对当下农业领域的重要政策以及热点话题,中国网《农业观察》栏目通过国际视野、专家视角为您深度解析,挖掘产业机遇,与世界共享农业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
进入专题: